上海
“隔山打牛”灭瘤无创口,仁济医院首创经直肠高能聚焦超声日间手术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薛蔚教授领衔的前列腺肿瘤诊治团队国内首创经直肠高能聚焦超声日间手术,为2例前列腺肿瘤患者实施了局灶治疗,达到良好效果,患者次日全部出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仁济泌尿科前列腺肿瘤团队2014年开始开展低侵袭性治疗,年治疗量已逾100台,积累了丰富经验,经直肠高能聚焦超声日间手术的开展让低侵袭性治疗又多了一个选择。(文汇网)
告别“金属心”,葛均波院士研制可降解支架,完成“使命”后会分解成水与二氧化碳
近日,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专家团队为一名66岁的男性冠心病患者成功植入两枚心祥支架(可吸收降解支架),术后效果良好。此次手术采用的Xinsorb(心祥)支架是由葛均波院士领衔的团队研制的新一代完全可降解支架。这种支架植入体内一段时间后,可对狭窄的冠脉血管作机械性支撑,同时释放药物防止再狭窄,之后缓慢降解并完全被组织吸收,最后血管结构功能完全恢复。(文汇网)
送上实用的急救与健康知识,上海十院肺心脑协同健康科普宣讲团走进虹桥机场
一直以来公共场所发生的意外猝死事件总会让人觉得惋惜,不由地设想,如果更多人能够掌握有效的急救知识,及时开展抢救会不会就能改变糟糕的结果?为了让旅客生命健康得到更高保障,日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肺心脑科普教育基地和虹桥机场消防急救保障部牵起手来,通过理论讲解和情景模拟,帮助机场工作人员能够识别急症早期发病信号,掌握院前心脏呼吸骤停、窒息、癫痫等急救技术。(新民晚报)
卫生健康系统这些个人和组织捧回“上海市政府质量奖”
2020年度上海市政府质量奖获奖组织和个人名单昨天公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长肖臻获上海市市长质量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诊疗与防控中心)获上海市质量金奖。2001年,本市设立上海市质量金奖,2008年设立上海市市长质量奖,2012年颁布《上海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合并此二项奖项,正式设立上海市政府质量奖。经过多年运行,本市已逐步形成“以市长质量奖为最高荣誉、质量金奖为各行业质量标杆”的政府质量奖励制度。(新民晚报)
江苏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常熟医学中心签约成立
3月31日上午,由常熟市卫健委和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合作共建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常熟医学中心签约成立。据了解,医学中心挂牌常熟市中医院,全权委托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对医学中心进行日常运行管理,双方将在医院管理、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深入合作,力争使医学中心医疗服务能力达到三级水平,进一步提升区域内儿科的就诊率,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救治能力,双方将携手前行、共谋发展,打造高水平的医学中心。(中国江苏网)
江苏省:及时兑现医务人员待遇问题,实行基层「即评即聘」政策
近日,江苏省为向基层引入各类技术人才,由省人社局、教育局、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该省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三定向”政策,即“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江苏省的“三定向”政策,打破了常规政策的局限,加固了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能够更好地激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活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制度保证,给当地基层事业发展树立了一个新风向。对于基层卫生专业人才,突出实践性强的特点,对论文和科研不作硬性要求,将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专题报告、护理记录、工作总结、医疗卫生新技术推广使用报告、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次数、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等作为重要指标。(江苏省人民政府)
4月起,苏州这部分居民医保待遇又提高了
苏州市非就业居民医保待遇又提高了!苏州市医保局4月1日发布消息,4月起,非就业居民普通门诊统筹额度从1000元增加至1200元,累计住院和门诊特定项目医疗费用封顶线从20万元提高至35万元。据介绍,非就业居民包括未享受退休职工医保待遇的老年居民、未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失业人员等群体。因医保结算年度调整,今年非就业居民医保待遇享受的起止时间为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江苏网)
江苏健康教育联播平台覆盖2162个机构
3月30日上午,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华东健康教育研究会、江苏健康教育联播平台主办的“人人知晓健康、人人关注健康”宣传活动,在南京莲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记者获悉,江苏健康教育联播平台已经覆盖全省2162家机构单位,科普知识真正送到了基层。(现代快报)
应对肿瘤精准治疗,江大附院成立12个多学科协作团队
日前,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新增神经系统肿瘤等四个多学科诊疗协作组,至此,该院肿瘤多学科诊疗协作组已达12个。记者了解到,多学科诊疗是近年来各大医院针对复杂疑难病症普遍推崇的一种模式,目前主要集中在肿瘤诊治上。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医务处蔡东焱副处长介绍,该院围绕肿瘤诊疗建立如此多个多学科团队群,这在全市鲜见,目的是为了给患者更精确的诊断和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无锡观察网)
浙江
浙江提升32个山区海岛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3月29日,浙江省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正式启动,32个山区海岛县人民政府、13家省市级三甲医院和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共同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将着力破解偏远地区看病难题,全面补齐山区海岛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短板。据介绍,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集中省内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市级三甲医院,重点帮扶32个山区海岛县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新华网)
浙江:对在瑞丽市封闭管理期间仍跨省域流动的来浙返浙人员实行“7+7”健康管理措施
4月2日上午10时,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第七十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发布会对浙江最新疫情情况、近期全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工作情况作专题通报。根据浙江省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的相关规定,对在瑞丽市封闭管理期间仍跨省域流动的来浙返浙人员将实行“7+7”健康管理措施,即先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天和第7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期满核酸检测阴性者,继续实施7天日常健康监测,期满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其中来自瑞丽市内被划为中风险地区的人员,将进一步实行“14+7”健康管理措施。(央视新闻)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等关于印发杭州市碘缺乏病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4月1日,为推进健康杭州行动有序、高效落实,确保我市持续保持碘缺乏病消除状态,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杭州三年行动(2020—2022年)的实施意见》(杭政函〔2020〕120号)、《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2019版)的通知》(国卫疾控函〔2019〕169号)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杭州市人民政府)
浙江积极优化 “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工作
3月31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召开积极优化“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工作专班会,研究专班工作方案,部署推进“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各项工作任务。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优化“一老一小”健康服务,是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家庭和谐的重要举措。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和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完善政策供给、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健康服务为着力点,推进“一老一小”健康服务领域重大政策创新、重大改革落地、重大项目建设,促进老年健康和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努力为争创“老有所医”“幼有所育”先行省打造浙江样板。(健康浙江)
安徽
医院“国考”晒成绩 中国科大附一院位列24名
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公布《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通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在全国1306家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中跃居第24位,等级A+,26项国家监测指标中13项获得满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引领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1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拉开了三级公立医院“国考”序幕。在2020年公布的2018年度“国考”成绩单中,中国科大附一院综合排名位列全国31位,等级A+,绩效管理的“安徽样板”备受各界关注。(安徽卫健委)
安徽出台“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便捷医疗服务的需求,提高医保管理服务水平,近日,安徽省医保局印发《安徽省“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突出“三个明确”。一是明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互联网医疗机构程序和条件。二是明确了“互联网+”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的范围。三是明确了各方的职责。 (安徽医保局)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揭牌
3月30日,六安市人民政府、安徽医科大学共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签约揭牌仪式举行。安徽医科大学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的揭牌,有利于整合双方优势,借助临床教学基地、临床试验机构等建设平台,在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科研协作、临床试验、医疗转诊等诸多领域开展良好合作。下一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要坚持以新理念谋划医学教育发展,以新定位全面推进医院发展,以安医精神统领高质量发展,勇担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推动医学科研创新和服务六安人民“大健康”的重任,示范引领皖西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安徽卫健委)
安徽省2.6万城镇低保妇女将获“两癌”免费筛查
近日,记者从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获悉,今年全省将完成城镇低保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约2.6万人。今年,省政府妇儿工委积极争取多方支持,由省妇联牵头,协调卫生健康、财政、民政等多个部门,推动将全省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纳入民生工程。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的通知》要求,全省计划投入4189万元,完成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筛查约2.6万人;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51万人、乳腺癌检查12.6万人。此外,省财政还将出资800万元,用于城乡贫困妇女“两癌”救助。(安徽日报)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