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之(22)复合伤、甲状腺瘤

2021-03-30   纳洛酮的护理天地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复合外伤


【定义】两处以上不同部位的病因统称为复合外伤。


【病因】外伤所致。


【病理分类】


1.开放性


 2.闭合性


【临床表现】疼痛、瘀斑、肿胀。


【辅助检查】


1.头、颈部作CT、MRI.


 2.胸、腰、四肢部作X线片。


 3.腹部作B超。


【处理原则】


1.这种伤员一般都存在高渗性脱水的,所以可以首先输入葡萄糖液,因为首先输糖有几点好处,一可以迅速的进行纠正脱水,二可迅速的为患者提供能量,三可刺激胰腺产生胰岛素加强钠钾泵的活性,使血钾向细胞内转移,从而减低血钾。


2.可多路开放静脉通道,迅速补液是降低并发症的有效手段,必要时可用30毫升的注射器,直接静推液体200-300ml,可有效的抢救较严重的休克。


3.再补充一定的晶体后尽早输入血浆或代用品。


4.尿量充足是患者转危为安的一个“金标准”。时刻观察尿量的变换。尿量增大有利于血钾及肌红蛋白酸性物质排除,同时也是容量补充足的间接证据。


[护理问题]


1.疼痛


2.失血性休克


3.感染


【护理措施】


1.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2.迅速补充血容量:可先迅速输注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1000~2000ml。若血压回升并能维持时表明出血量少且己停止出血;若检查红细胞压积在30%以上则不需输血,否则应适量输血,最好为新鲜全血,使红细胞压积维持于30%。


    补液过程中血压仍低,而中心静脉压也低时应继续补液。若中心静脉压升高则提示补液过量或心功不全,应使用西地兰0.2~0.4mg静脉注射,甲心静脉压可下降至正常;若使用西地兰后中心静脉压下降明显,低于正常时为液量不足应继续补液。


3.止血: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应尽快止血。一般情况下应在休克基本纠止后进行根本止血。但对于难以一般措施控制的出血,应在补充血容量的问时进行手术止血。


4.补充血容量和治疗原发病及止血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中心环节,但也不应忽视其他的一般治疗措施。


甲状腺瘤


【定义】


甲状腺腺瘤(Thyroid Adenoma)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病理上分为滤泡状和乳头状腺瘤两种。甲状腺腺瘤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以15~40岁最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 1:6。中青年以乳头状腺瘤多见,中老年常以滤泡性腺瘤多见。


【发病原因】


病因未明,可能与性别、遗传因素、射线照射、TSH过度刺激等有关。


【病理生理】


共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


①一般均有完整的包膜。


②肿瘤的组织结构与周围甲状腺组织不同。


③瘤体内部质地较为一致。


 又分为几个类型:


1.滤泡状腺瘤:是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腺瘤,其中包括单纯性腺瘤和嗜酸性腺瘤,后者可变为嗜酸细胞腺癌,恶性度较高,但很少见。


2.乳头状腺瘤:相对少见一些,可呈囊实性,故又称乳头状囊腺瘤。甲状腺腺瘤中,具有乳头状结构者有较大的恶性倾向。


3.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瘤组织边界清楚,周围甲状腺组织常萎缩。也称为毒性甲状腺腺瘤,是由于该腺瘤发生功能增强,产生大量甲状腺激素,从而引起甲亢的表现。毒性甲状腺腺瘤多见于女性,以20~40岁多见。腺瘤通常是单个。患者有甲亢症状,查体往往可以发现甲状腺有结节,一般比较大,常达数厘米大小。测定血清T3、T4水平增高,以T3增高较为明显。甲状腺扫描证实结节为热结节,但周围的甲状腺组织放射性同位素分布往往缺乏或减低。


【临床表现】


多数无自觉症状,往往在无意中发现颈前区肿块;常为甲状腺内单个、边界清楚的结节并且具有完整的包膜,大小从1~250px不等,一般是2~100px大小。无痛、可随吞咽移动。肿瘤增长缓慢,但如果一旦肿瘤内出血,体积可突然增大,且伴有疼痛和压痛,但过一段时间出血吸收后(一般是2~3个月)又会缩小。少数增大的肿瘤逐渐压迫周围组织,引起气管受压、移位,患者会感到呼吸不畅,特别是平卧时为甚。胸骨后的甲状腺腺瘤压迫气管和大血管后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和上腔静脉压迫症。多数、典型的甲状腺腺瘤不影响甲状腺功能,功能检查一般正常;需注意的是,中老年女性的甲状腺腺瘤常为滤泡性腺瘤,生长迅速,血运丰富,常伴有压迫症状,部分往胸骨后生长,术中肿瘤脆而容易破裂,出血多而导致解剖不清,手术难度较大,容易引起神经损伤致术后声音嘶哑。


很少数情况下,甲状腺腺瘤具有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从而引起患者出现甲亢症状,比如:心慌、手抖、多汗、消瘦和易饥等等。这种腺瘤叫高功能腺瘤。一经诊断,尽早手术,而且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辅助检查】B超


【护理措施】


1、病情稳定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切口渗出物的引流。在变换体位时保护颈部:从床上坐起或弯曲颈总、移动颈部时,将手放于颈后支撑头部重量。通常术后第二天即可这么做。


2、伤口愈合(术后2—4天)后,可做点头、仰头、伸展和左右旋转颈部,做颈部全关节活动(屈,过伸、侧方活动),每天练习。


3、术后当天可进温凉流食,以免引起颈部血管扩张。术后2—3天可进半流食,若出现呛咳则暂停进食。


4、术后当天应卧床休息,少讲话,避免剧烈转动颈部,防止诱发伤口出血;术后第1天可离床活动,拔除伤口引流管后,可作颈部小幅度地活动,也可用手按摩松弛颈部,防止颈部肌疲劳;术后3—6天拆线。


【健康教育】


甲状腺瘤的术后饮食问题:


1忌食:油腻(如公鸡肉、鹅肉、猪头肉、牛羊肉、鲤鱼、虾、蟹等)、辛辣(如生葱、生姜、生蒜、辣椒等)、煎炸食品。


2禁烟禁酒。


3多食:海带、紫菜及新鲜的蔬菜、水果。


4心理护理:忌郁闷、忿怒、急躁、忧愁,保持开朗心情。


5居住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应注意补碘,如食用含碘食盐,多吃海带、紫菜等海产品。还应该定期复查,用要问题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纳洛酮编辑   来源:纳洛酮的护理天地)

乳头状腺瘤,甲状腺瘤,普外科,复合伤,护理,病理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