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总医院:大学科建设让“强基层”变成“基层强”

2021
03/30

+
分享
评论
健康县域传媒
A-
A+

记者:刘鲁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名医下基层”一直被视为解决良方之一。不过,名医来一次远不能一劳永逸。明确了病因,在基层医院可以开药持续治疗,但是疑难杂症如何治?而这恰恰才是优质医疗资源该起作用的时候。

近日《健康县域传媒》在走访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堵城镇卫生院时发现,在黄州总医院大学科建设全面助力乡镇卫生院的背景下,该院为从根本上解决了百姓就医需求,打通并赋能转诊渠道,使镇村患者可以得到大医院医生诊治,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看病”。

小医院大院长 打通转诊通道    

2019年5月,在黄州总医院指导下,周耿作为下沉基层的优秀青年医生,被委派到堵城镇卫生院,进行帮扶,主要分管住院部。“一开始最先觉得要做的就是将中医院的先进制度、医疗管理理念、质量控制手段带到这里。”周耿在第一年虽然只是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有限的改造,但据卫生院反馈,对于卫生院已经算非常大的进步了。

89111617059180480

一年之后,周耿收到医院通知,让他任职堵城镇卫生院院长,扎根基层,将这里建设起来,将“人才下沉”进行到底,从输血转变为造血。为何这样说?周耿解释道,“国家经常说的上下转诊、资源下沉,实际上到了基层,尤其对于百姓来说不是简单说说就能做到,比如在转诊通道的开通方面,我和原中医院熟悉的医生打声招呼,也许就能帮助这位患者顺利转诊,并且找到适合的医生,比起患者自己去县里要方便得多,牢靠得多。”

一方面利用周耿原有的“人脉”切切实实帮助当地患者找到了上转就医之路。另一方面,如何让医生更精准的下沉?通过周耿,中医院等县级医院了解到当地情况,有针对性的派相关科室医生专家到当地帮扶。“当时感觉对镇村患者已经是非常大的帮助,但现在看来还是过于‘原始’,上下转诊打通了,可还是需要老百姓往县里跑,少不了舟车劳顿。”周耿不禁感慨道。

82971617059180961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堵城镇卫生院院长周耿

赋能绿色通道 资源要啥有啥 随着国家“医共体”政策的深化,这样的关系通道逐渐变得规范化、效率化。单凭周耿一人之力,能够连接的医疗资源毕竟有限,他深感心有余力不足,他知道要为百姓解决就医需求,为当地培养优秀医生,为健康扶贫造血,但具体怎么做,他还是有些迷茫。

2017年,在黄州区紧密型医共体下成立了黄冈市黄州总医院(大别山医疗集团),总医院整合17家公立医疗机构,含1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3家专科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药品配送中心。而堵城镇卫生院就是其中一家,通过总医院,周耿联通到了更多更优秀的医疗资源,甚至对接到全国优秀的医疗专家。

黄州总医院宣传科邓卓远主任说,“这条连接乡亲们健康的绿色通道通过总医院变‘宽’了,打通赋能上下转诊通道,加上远程诊疗技术上的支持,卫生院对接到了上级医院的专家,通过线上会诊,出具更为准确的诊断报告。”

据了解,该乡镇卫生院的远程会诊为每月5-7例。黄州区堵城镇龙王村村医刘志清告诉记者:“患者可以在村卫生室进行线上问诊,在村里就能得到专家的答复,极大地降低了误诊率。”

39251617059181172

黄州区堵城镇龙王村卫生室影像系统

“这份远程会诊的‘影像报告’也变得不一样了”,邓卓远说:“报告是通过远程会诊平台由县级医院专家所出的诊断,患者即使去大医院就诊也不用进行二次检查了,准确有效的同时节省了乡镇卫生院的人力物力,同时乡镇卫生院的检查费用收费更低,对百姓而言,都是利民惠民的措施。” 

打破约定俗成 从医疗质量建立制度

周耿说他这个院长当的并不容易,总医院能帮助解决医疗资源下沉的问题,帮助患者就诊的问题,但面对长久以来约定俗成的院规,还需要他费一番功夫。

“总医院给予了很多专家资源,帮助我们实现能力建设,比如国医堂、妇产科,现在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弥补了急缺的就医需求。但制度建设上绝非把中医院原有制度照搬这么简单,需要重新建章立制。”周耿说道。

医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需要与时俱进,追求标准化和规范化。于是,周耿从统一临床诊断标准开始着手对医生进行培训,要求每一种病情都必须有准确统一的判断,精确到医生的每一条医嘱上。“起初我们基本每周都会对医生进行培训,强化其对临床诊疗技术的基本认知,避免产生误解,增加患者信任。”周耿如是说。

周耿从基础的诊疗做起,开启了全面的医院制度建设,同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全院人员讲解每条制度的必要性和原因,以及这条制度可能对卫生院产生的影响和长远利益。这一举措获得了全院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质量控制、病历书写、病案管理、医疗规范等方面。

“大学科建设”让医生“走出去”越来越顺畅

黄州总医院建立的大学科管理平台成为周耿建设基层的“头号功臣”,不仅为卫生院“留下技术”,还使“强基层”变为“基层强”。“只有技术留在这里,好的医生能解决百姓的就医需求,百姓也不愿意奔波到县里,而卫生院发展好了,给予了医生一定的发展空间,学习培训的渠道,也会归属感。”周耿说道。

关于“大学科建设”,记者透过黄州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部主任陈泓书了解到, “大学科以人员整合为基础、业务协同为过程,绩效考核为结果、数据展现为评价”。黄州总医院将下属各医院的某一学科纵向组合成大的学科组,从而达到该学科医护人才、设施设备、专业技术等资源整合,通过HRP、联体学科系统、临床路径、远程会诊等信息系统支撑,建立大学科服务机制。大学科在线上实行远程诊断,集中制订诊疗方案,实现各级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同质化,实行检查结果互认。

10361617059181283

借助“大学科”,周耿对卫生院医生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计划,“进修通道被打通后,由卫生院申请输送人才到总医院学习,参加培训,实现资源共享,让院医生‘走出去’,甚至可以接触到国家级的专家,为基层医生带来了非常丰富的学习机会。”

另外周耿还把中医适宜技术带到基层,将堵城镇卫生院的国医堂加入中医理疗,这一举动对当地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妇产科实现了从无到有,同时也培养了乡镇卫生院自己的医生。如今,周围的村民来堵城镇卫生院问诊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结束语  

如果说堵城镇卫生院是深化医改的一个缩影,那么周耿便是投身于乡镇卫生院建设的一例典型。在“强基层”的路上,还有许许多多从县级、市级来到扎根基层、建设基层的优秀青年医生,因为他们,患者实现了“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成为分级诊疗制度落地最稳的基石。

责任编辑:梅志

审核:汪言安

2021年4月9日-10日,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指导,改善医疗服务暨全国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联盟学术支持,健康县域传媒和《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联体促进分会协办、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2021中国县级医院能力建设高峰论坛暨改善医疗服务全国县级医院联盟年度工作会”将在山东济南举行,诚挚邀请县级医院同仁共赴发展盛会。 

会议报名联系人:万笑笑 15210257137

7951617059181493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大学科,基层,建设,医疗,通道,转诊,患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