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预防场所设置要求;环境消毒方法;废弃物的管理

2021
03/30

+
分享
评论
感染管理2021
A-
A+


接种门诊设置

1.接种单位应避免与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科、传染病科(含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传染病病房等)、化验室等存在潜在感染和损害风险的科室共处同一楼层或共用出入口及通道。负责预防接种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设独立的疫苗接种区域,与患者临床救治的区域分开。

2.设置在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具备相应房屋条件的接种单位,应有以下功能区:侯诊室区、健康询问区/登记区/知情告知区、接种区、留观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区、冷链区等;负责预防接种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不具备相应房屋条件的接种单位,至少应有候诊、询问/登记/告知、接种、留观等区域。

3.接种单位按照候诊、健康询问、登记/告知、接种、留观的先后顺序合理布局,人员入口、出口尽可能分开设置,受种者按引导标识,实现业务流程单向流动,避免交叉往返。

4.接种单位同时提供儿童和成人预防接种服务时,可采取分时接种或区分儿童和成人不同接种区域设置的方式,避免人员聚集。

接种台处理

1.为减少临时接种点疫苗和核酸污染,接种前每个接种台应铺置一次性治疗单,并放置一次性治疗盘,盘内放置纱布,且使用医用酒精浸润。

2.规范接种操作流程

疫苗接种过程中注射器排气应在治疗盘正上方完成,排气过程应避免产生遗液, 若有遗液需滴入治疗盘内,保持治疗盘酒精纱布湿润 根据情况及时更换,并按医疗废弃物处置。

医疗垃圾处置

注射完成后,按压注射部位的棉签儿严格按照医疗垃圾处理,严禁随处丢弃 。

注射器、针头、西林瓶均放置袋利器盒内

医疗废弃物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专人收集、按指定路线转运 。

疫苗接种点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均单独存放于转运箱及时转运并做好交接记录。

日常消杀的管理

空气消毒

加强通风换气。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如使用人机共存空气消毒机,应保持持续消毒。

使用移动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消毒两次,每次一小时。

物表清洁消毒

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接种台、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彻底擦净。工作台、座椅、门把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应视情况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地面的清洁消毒。保持地面干净整洁,湿式打扫地面和可能被污染的墙壁等表面。使用有效氯含量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完成消毒后再使用清水擦拭进行彻底的清洁。

呕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直接污染台面时,污染物可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蘸取5000~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移除,再用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被污染的地面及周围可能污染的环境表面, 30分钟后清水擦拭。处理污染物应佩戴手套和一次性医用口罩处理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含氯消毒液,废弃物,新冠,疫苗,环境,消毒,预防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