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启智不敌胃癌病逝!30年来中国胃癌有哪些变化趋势?

2021
03/29

+
分享
评论
金选医课
A-
A+

我们都要加强对胃癌的认识和重视,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才能更好地预防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2021年3月28日,一个平凡的日子,谁也没料到,TVB的“金牌绿叶”廖启智,在被爆出不幸患上胃癌消息几天后,居然不敌病魔的摧残,落下了他人生的帷幕,享年66岁。

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为他惋惜,或许,他也该歇一歇了。


毕竟,中年后的他过得并不轻松,2003年为了给小儿子治白血病散尽家财,3年后儿子走后,他的妻子又患上抑郁的症,花光家中所有积蓄。近十多年,廖启智要边工作,边照顾妻子,才60多岁,早已面容憔悴,头发稀疏,面色发白,头发胡子斑白,就像个落魄老人。

直到去年12月,智叔确诊患上胃癌,不得不全面停工入院治疗,还自嘲“年纪大机器坏”。可惜的是,如此乐观面对命运的他,并没有得到老天爷的眷恋和怜悯,确诊3个多月就不敌病魔而离去。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2018年全球有超过100万胃癌新发病例,约78.3万死亡病例,东亚是胃癌的高发地区。据估计,2020年全国胃癌发病率为24.30/10万,新发病例数约为34.6万,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心理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凸显,我国胃癌疾病负担还将继续上升。

那么,近30年,中国胃癌有哪些变化趋势呢?


发病率

30年来胃癌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52.29/10万显著上升至2017年的71.67/10万,其中2016—2017年该上升趋势有所缓解。


虽然我国胃癌发病率增长趋势虽有所缓解,但仍处于较高水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胃癌带来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将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18%的胃癌发生可归因于水果蔬菜摄入量低,13%可归因于吸烟行为。

早期胃癌临床表现不明显,早诊率比较低(小于10%),但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胃镜检查的普及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早期胃癌发现比例逐年增高,但总发病数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增加。


年龄

年龄是胃癌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群患胃癌的风险加大。


统计发现,35岁以下人群发病处于较低水平,35岁及以上人群快速上升;


50岁以后胃癌发病率加速增长,可能与致癌物接触机会多有关;


65岁之后老年人器官功能开始衰退,机体内环境功能变化,肝脏药物分解能力下降,造成老年人对药物耐受性降低,放化疗后不良反应增加,死亡率增高。


80~84岁年龄达到高峰,95岁以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性别

男性胃癌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22倍,男性胃癌死亡率也高于女性。这个差异可能是由于雌激素能预防胃癌的发生,以及男性有更多吸烟、饮酒、不规律饮食、心理压力大等不良行为习惯共同造成的。


30年来,男性胃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一直高于女性,女性的患病率整体变化不明显。


城乡

中国胃癌死亡率乡村居民高于城市居民,但近十几年乡村居民胃癌死亡率下降速度增快,而城市胃癌死亡率下降速度基本不变。一方面,乡村居民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量增加幅度高于城市,而新鲜蔬菜水果是胃癌的保护因素;另一方面,乡村医疗条件改善,以内镜作为诊断标准的筛查方案提高了乡村地区的胃癌早诊率,可能是乡村居民胃癌死亡率下降速度增快且下降幅度高于城市的原因。

不过,30~34岁乡村青年人健康安全意识相对薄弱,易忽视胃癌早期症状,造成乡村青年人胃癌病情进展快、预后差。


死亡率

我国胃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我国胃癌死亡率为25.16/10万,而全球胃癌死亡率仅为11.32/10万。但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不同性别的胃癌死亡率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

虽然我国近30年来胃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胃癌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我们都要加强对胃癌的认识和重视,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才能更好地预防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廖启智,死亡率,患病率,胃癌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