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指甲、吃手、咬铅笔...孩子小动作背后暗藏心理问题, 要警惕
在妈妈眼里,小明都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
儿子从小就很懂事,在学习上从来不用我操心,他读的是民办小学,当时入学的时候我问过他意见,他自己要求读民办的,考试也是通过的。我们对他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他达到中等水平就行了,但他自己要求我给他报了很多补习班。
”我一定要考一个好成绩,让妈妈高兴!“
如此懂事的小明,为什么会来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联合门诊方妍彤医生的诊室呢?
原来是因为啃手指头!
咬指甲的娃,你们到底是咋了?老阿姨看着都心疼,你们不觉得肉疼么?
方医生介绍说,啃手指头是内心焦虑、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在临床上经常会碰到这类小孩,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他们通过咬手指甲来缓解压力,发泄情绪。
尤其是这几类孩子会更常见:
孩子自我要求高,但能力不足。
没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为了别人而学习。
压力太大,包括学业、人际、家庭,导致适应问题,又缺乏有效的缓解方法。
父母关系紧张,把所有的希望放在孩子身上。
孩子从小交给老人带,安全感缺失。
父母强势,控制过度。
不切实际的严标准,高要求。
孩子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要为了别人学习。
适当放松,劳逸结合,拓展自己的舒适区,提高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对于家长
不要把大人之间的矛盾转介给孩子,孩子不是我们的情绪垃圾桶。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能自己带尽量自己带,没有能力,创造一切机会和孩子在一起,比如说视频、旅游等。
做一对民主型的父母,不要过度的控制,也不要过分的宠溺。
不要把我们的意愿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发展孩子的兴趣,条条大路通罗马,学习并不是唯一的一条路。
3岁之前孩子吃手指,是“口欲期”,很正常。过了这段时间,到3-6岁时如果还频繁的咬手指,这种行为就要引起重视了。
可能是孩子不能很好的处理一些负面情绪,咬指甲很容易成为他们首选的减压方式,毕竟,随身携带方便操作嘛。
但是,长期啃咬指甲还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造成牙齿畸形、牙龈损伤、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经常吃手也会导致手部皮肤敏感,手指脱皮、肿胀,甚至感染......
啃手影响学习:孩子上课、写作业啃手,容易分散注意力,常常啃着手指,孩子就走神儿了。
所以,如果发现孩子有这种习惯,一定要重视,请专业医生评估一下孩子是否是因为焦虑、压力大,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对于孩子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