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熬夜会不会致癌?关于昼夜节律的秘密,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2021-03-27
神经内科余医生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我猜一定是: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醒。如果你只能想到这一点,那你就太小看昼夜节律了。
可以说,生理上几乎所有的重要活动都有着严格的昼夜节律,比如血压、呼吸、心率、激素水平甚至凝血的日常变化。
由于人体的中枢昼夜节律起搏器每天只能变动大约1小时,因此当你坐飞机迅速跨越多个时区到达目的地后,会出现环境和体内生物钟的不同步,导致晚上睡不好,白天很犯困。
这个锅可能还得昼夜节律来背。心血管疾病和血栓形成过程中有炎症的参与,而炎症的水平是会受到昼夜节律因素影响的。
举个例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早晨时容易出现晨僵,这也和前一晚的炎性细胞积聚有关。动物实验表明,生物钟的功能变化可能会导致关节内的间质细胞发生炎症。
而且,最近的研究表明,夜间光照与黑色素瘤风险增加相关。因为在细胞水平上,DNA复制、转录和细胞代谢的昼夜节律不同步可能会促发癌症。
因此,医学上常常会采用光线疗法来治疗季节性情感障碍。具体原理是:光线(主要是蓝光)会激活视网膜的视黑蛋白细胞,直接刺激调节心境的区域。
参考文献:
作者:余周伟(神经内科余医生)
文章首发号:睡眠与科学
心肌梗死,生物钟,节律,致癌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