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做完手术,怎么又骨折了?幕后黑手竟是他!

2021
03/28

+
分享
评论
丛玲带你看名医
A-
A+

骨折愈合以后,受到应力遮挡的部位都不能够恢复正常的力学效应,在内固定物被取出以后,邻近的骨组织就会因为骨质疏松而更易于骨折。


骨折患者刚拆卸完内固定

以为苦尽甘来


没想到出院没多久

又骨折、又需要手术

这就是原发骨折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骨折再发



为什么会“骨折再发”?




一般,患者在拆除内固定后,医生会嘱托患者近3个月患肢不可负重


因为新长的骨头不同于健康的骨头,其骨强度不足。出于患者个人原因,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老实地遵医嘱,术后过早负重、过量活动都可造成骨折再发。

患者的个人行为虽然是骨折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却是骨头本身。就如前面讲的,术后骨头比较“脆”,专业术语为术后患肢废用性骨萎缩,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的一种。这种骨头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多、骨脆性高,因此骨折风险也高。

有研究运用DXA技术对 300 例骨折内固定术后半年至1年病人患肢3个部位进行骨密度测量,发现患肢较健侧相应部位均有较明显的降低,骨量减少占 55.3 %,骨质疏松占 23.3 %,重度骨质疏松占 3.3 %。

也就是说,即使患肢术后活动一年,其骨强度依然不如健侧,更不用说拆除内固定后骨头上会遗留数个钉道,严重影响骨头的生物力学性质。


术后骨萎缩的原因


1、骨折部位肌肉正常功能显著下降,长时间的卧床或活动较少,废用肢体处于完全不负重状态,四肢和躯干运动量明显减少,肌肉收缩频率和幅度明显下降,骨刺激和骨应力明显减少,使正常的骨代谢遭到破坏,破骨细胞活跃,骨钙溶出,引起骨量下降,从而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发生。

2、内固定物植入人体,将骨折断端牢固的固定在一起,内固定物能够重建骨的解剖结构,维持骨的稳定,有利于骨折的修复,但内固定物往往分担了通过骨折断端的应力,形成“应力遮挡”,这样就形成局部的骨萎缩。



骨折的治疗还在于术后的防范




骨折愈合以后,受到应力遮挡的部位都不能够恢复正常的力学效应,在内固定物被取出以后,邻近的骨组织就会因为骨质疏松而更易于骨折。


所以说,听医嘱,3个月内患肢不要负重,若出现问题,及时就医,需求医生的帮助。

撰稿人:连霄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丛玲带你看名医》团队编辑整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骨质疏松,骨萎缩,废用性,骨折,手术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