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我判断是否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01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由于年龄增长、劳损和外力的作用,椎间盘生理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髓核脱出,压迫腰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出现腰腿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神经症状,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02 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人群
腰椎间盘突出在青壮年人中常见,尤以体力劳动者或长时间坐立工作者多发。
03 腰椎间盘突出好发部位
临床上以腰4~5、腰5~骶1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据有关报道,上述两个部位的椎间盘突出占腰椎间盘突出总数的90%以上。
04 如何自我判断是否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可因年龄、性别、患病时间及突出物的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常见临床表现如下:
1.腰背部疼痛 这种疼痛出现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时出现。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
2.下肢放射性疼痛 先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当咳嗽、打喷嚏及大小便等腹内压增高时下肢放射痛加重。
腿痛重于腰背痛是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体征之一。
3. 麻木及感觉异常 腰椎间盘突出后,可造成神经根接触区域的局部性压迫和牵扯性压迫,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背等区域出现疼痛、麻木、发凉等异常感觉。
4. 肌肉瘫痪 腰椎间盘突出物压神经根时间较长者,可造成神经根缺血缺氧变性而出现小腿和足部的神经麻痹、肌肉瘫痪。
5. 间歇性跛行 由于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的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和缺血。当行走时,加重了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充血程度,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及疼痛。
6. 脊柱姿势改变 腰椎间盘突出后约有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侧凸,多数凸向患侧,少数凸向健侧。
侧弯会使神经根松弛而使疼痛减轻,是对神经根压迫的一种保护性措施。
最终确诊是否腰椎间盘突出、确定突出部位和程度,须选作腰椎CT、MRI(磁共振)或腰椎管造影做进一步的检查。
05 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怎么办?
1. 卧床休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的最初几天,患者的自觉症状十分严重,此时应卧床休息。
(1)卧床要求卧硬床:就是木板床上铺薄褥或垫子,较硬的棕床也可以。
(2)患者仰卧时,可在腰部另加一薄垫或令膝、髋保持一定的屈曲,这样可使肌肉充分放松。俯卧位时则床垫要平,以免腰部过度后伸。
(3)卧床休息要严格坚持:即使在症状缓解一段时间后佩戴腰围下床,也不能做任何屈腰动作。如患者因生活不便而不能坚持卧床生活,会影响疗效。
(4)卧床休息中最难坚持的是在床上大、小便:如果患者不能接受平卧位大、小便,可以扶拐或由人換扶下地去厕所。切忌在床上坐起大便,因为这时腰部过度前屈,椎间盘更易后突。
当然,在卧床一段时间后,如配合推拿、针灸、理疗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2. 家庭腰椎牵引骨盆持续牵引法是脊柱牵引中比较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一般卧床3~4周,随症状好转可允许每天少量起床活动,慢慢增加活动量,再巩固疗效2~3个月。若不抬高床脚,则需固定上身,以对抗下肢的牵引力。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