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警惕!关于肾上腺素使用的陷阱

2021-03-26   急诊医学资讯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掌握肾上腺素的“正确打开方式”。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迅速、病情危急,肾上腺素常常作为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但是肾上腺素是一把双刃剑,用对了救命,用错了害命。


今天通过两个案例,我们来掌握下肾上腺素的“正确打开方式”。

 

案例1

 


入院

患者、男、55岁,体重85kg,因双下肢乏力,间歇性痉挛2年,来医院就诊。患者自述在其他医院被诊断患骨质疏松(具体情况不详),门诊测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体温36.5℃,呼吸平稳,心肺听诊阴性。



既往史

既往患者有糖尿病、脑梗塞病史,过敏史、药物不良反应史、家族病史不详。



给药

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5ml静脉滴注。



突发

2min后,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意识模糊,给予吸氧、更换液体为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患者随即心跳呼吸停止,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并拨打120,静脉推注肾上腺素注射液2mg、地塞米松注射液5mg。


用药后2min后未见心跳呼吸恢复,再次给予肾上腺素注射液2mg、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脉注射,继续心肺复苏,随后120急救到达并继续给予抢救,70min后抢救无效,患者死亡。

案例2

 


入院

患者,男,26岁,因带状疱疹来我院就诊。



给药

值班医生给予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肌内注射。



突发

约5min后患者出现头晕,值班医护人员立即扶患者到观察室休息,在搀扶的过程中患者突然晕倒,从治疗室到观察室约有15m距离,把患者扶上观察床时患者已没有意识,值班医生立即给予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同时给予10mg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及支持治疗,约5min后,患者出现抽搐,随即患者呼吸心跳停止。

呼吸心跳停止后,给予患者2h的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分3次各给予1mg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及相关支持治疗,最终还是没有挽救患者的生命。

讨论:这两个病例中,肾上腺素使用有哪些问题?

根据用药查询,肾上腺素常用量:皮下注射,1次0.25mg-1mg;极量:皮下注射,1次1mg(详见表1)。

表1肾上腺素对于不同适应证的具体用量

对于案例1,肾上腺素2mg属于大剂量用药,且2min后又给予第二次2mg剂量的肾上腺素,对于案例2,患者在注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后出现头晕,首先要考虑过敏性休克,应该就地观察,一旦出现晕倒就给予肾上腺素皮下注射,而不应去搬动患者,耽误抢救的宝贵时间。

其次,根据医生站用药查询,肾上腺素静脉推注的剂量为0.1-0.5mg,并且需要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2例患者剂量均超过0.5mg且都未稀释,这种给药途径对于患者是极其危险的。

最后,根据《严重过敏反应急救指南》推荐意见,对于药物过敏性反应,首选肌内注射肾上腺素,剂量:

  • 按0.01mg/kg体重给予,14岁及以上患者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0.5 mg,14岁以下患者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0.3mg;

  • 浓度:1mg/ml(1:1000),等同于1ml:1mg规格的肾上腺素注射液浓度;

  • 5-15min后效果不理想者可重复给药。

对于已发生或即将发生心跳和或呼吸骤停的过敏性反应患者,应静脉注射。静脉时应注意控制浓度,并进行持续心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过敏性休克抢救方案


一般通过肌肉注射给药。若患者对第1剂给药无反应,而高级生命支持要5-10分钟后才能到达的前提下,此时应给予第2剂肾上腺素。肾上腺素(0.1%)的使用剂量为肌肉注射:

  • 成人:0.5ml(mg)/次;
  • >12岁:0.5ml(mg)/次;
  • 6个月-6岁:0.15ml(mg)/次;
  • 6岁-12岁:0.3ml(mg)/次。

根据《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015)》:肌注剂量0.2-0.5(1:1000)mg,每15-20分钟重复给药一次直到临床症状改善。对于无心脏骤停的过敏性休克可用0.05-0.1mg肾上腺素(1:10000)静注。

静脉用药强调要有持续心电监护防止高血压危象和室颤。微量泵泵入:0.1-0.5mcg(微克)/min/kg,可替代静推应用,应用过程中应有血液动力学检测。

肌注与静脉用药:切忌应用心肺复苏的剂量来抢救过敏性休克。因为心肺复苏是骤停心律,而过敏反应是有灌注心律。因此给药途径、剂量和用法迥然不同。对于严重过敏反应、严重低血糖、危重哮喘、有灌注心律的过敏性休克,则多选用肌肉注射。

目前国内使用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的规格是(1ml:1mg),百分比浓度为0.1%,可直接用于肌肉注射。肾上腺素的肌注用药剂量一般为0.2-0.5mg,可用1:1000(即1mg/ml)制剂;如肌肉注射0.2-0.5ml,无须稀释。


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时,一些医院通常的用药习惯是直接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基本上不予以稀释,这可能因为教科书、文献及CPR指南中并无明确规定,仅提到肾上腺素的用法为1mg静脉注射。实际上,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时,肾上腺素采用不稀释而直接静推的给药方法,这是一种多年沿袭下来的错误给药方法。

原则上应按照肾上腺素注射液说明书上规定,必须用无菌生理盐水10倍稀释后静脉注射。即用10ml注射器抽取1ml肾上腺素原液,加生理盐水9ml稀释后,共计10ml。此外,在推注肾上腺素后,最好继续推注生理盐水20ml,这样有利于药物在血管内循环,快速达到心脏。
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静脉,剂量,稀释,复苏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