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发文,直指医用耗材

2021
03/26

+
分享
评论
赛柏蓝器械
A-
A+

  来源:赛柏蓝器械 
 整理:巧克力

 

 

   

值得研究和思考的三明医改




 1   

直指医用耗材价格虚高

 

 

近日,三明医改再次成为关注焦点。3月2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文章显示,9年多来,三明医改实现了百姓可接受、财政可承担、基金可运行、医院可持续的预期目标。

 

上述文章多次提及医用耗材。


 

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在经济方面,三明医改实现了一降两升,降的正是药品和耗材的价格。看病贵重要原因之一是药品和耗材价格虚高。三明医改首先就是治药控费。

 

从2013年2月起,三明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实行药品耗材零加成,破除以药养医机制,遏制药价虚高。并实行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建立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三明联盟”,2020年,完成7个非一致性评价药品带量采购,单品最大降幅91.63%。

 

同时,三明大力治理流通领域药价虚高,对129个品规营养性、辅助性药品进行重点监控,监控当月药品支出就下降1673万元,当年节省近2亿元。医改以来,三明市累计减少药品耗材费用支出达124.03亿元。

 

与此同时,医生收入提高,医保基金由亏损变结余

 

据介绍,通过改革,三明市医院药品耗材收入由2011年占总收入的60.08%降低至2020年的32.51%,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2020年则已升至41.46%。

 

2012至2021年,全市先后9次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标准8421项,转移增加的医疗服务收入达57.39亿元,大幅增加了医务人员收入。

 

改革前的2011年,三明市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亏损达2亿多元,改革当年,三明市医保基金结余便开始为正,2012至2019年累计结余7.14亿元。

 



 2   


推广至多省

 

 

三明医改模式创始人詹积福曾在《中国医院院长》发布文章表示,改革初期,他曾编了一首打油诗:药品不像药,倒是像股票;工厂到医院,倒了太多道;医院几十元,出厂才几毛;管用廉价药,患者用不到;政府干着急,百姓哇哇叫;卫星能回收,药价治不了……

 

虽然是玩笑,背后却隐藏着错综复杂的药品乱象。基于此问题,三明医改启动了三个重要动作:

 

第一个重要动作,2012年2月,三明市将129种辅助性、营养性且历史上疑似产生过高额回扣的药品品规,列为第一批重点跟踪监控对象。

 

一个月后,原本一直刹不住的医药费用猛涨立马回落。当年5月,22家公立医院药品费用环比下降1673.03万元。2012年底,三明职工医保统筹基金首次结余2200多万元。

 

第二个重要动作,取消以药补医,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从2013年2月1日起,全市全面取消了药品(含中药饮片、耗材)加成,破除以药养医。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政府补助、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等。

 

第三个重要动作,通过药品联合限价采购,建立跨地区药品采购联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行最低价采购,斩断药品和医院间的利益链条,挤掉从药品到进入医院过程中的利益水分。

 

2019年11月20日,国务院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

 

上述通知要求,加大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改革力度,及时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薪酬制度改革创新力度,大力推进医保精细化管理,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各地要针对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高值医用耗材,按类别探索集中采购。2020年9月底前,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要率先进行探索。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中纪委,三明市,耗材,药品,医改,采购,医保,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