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能让我们远离糖尿病吗?这个临床示范研究了解一下

2021
03/26

+
分享
评论
上海市东方医院
A-
A+

从脾论治,通调气机,平衡阴阳。



中国是糖尿病大国

新进的研究表明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2%

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高达50.1%


如不及时采取防控措施,糖尿病发病率将迅速上升,糖尿病防治形势异常严峻。

糖尿病病程前期阶段,也称糖代谢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二者可合并出现。这一时期,如果对患者病情控制不好,有极大几率发展为糖尿病;如果干预效果较好,则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糖耐量。糖尿病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以中心性肥胖、食欲旺盛、疲倦乏力、倦怠懒言及大便干燥为主要表现。


为防治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早期,

东方医院中医针灸科以“治未病”理念

开展临床示范研究,

并提高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功效:从脾论治,通调气机,平衡阴阳。

适应症:糖尿病早期与糖尿病前期、胰岛素抵抗、肥胖等。

前期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适用于糖尿病早期与糖尿病早期与糖尿病前期的防治。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针对目前针灸防治糖尿病早期与糖尿病前期临床研究中的存在的问题,采用秦亮甫教授从脾论治的学术观点,开展临床示范研究,以验证临床干预方法和疗效评价体系,提高针灸治疗糖尿病早期与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

免费筛查与监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以及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哪些人可参加研究?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者可参加本研究:

①符合西医糖尿病早期与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

理化检查 :IGF、IGT合并或单独出现即可诊断为糖尿病早期与糖尿病前期,见下表:

②或符合新增2020版糖尿病指南: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其中,空腹血糖≥7.0(mmol/)而糖化血红蛋白≦6.5%

③年龄18~70岁;

④阅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该项研究意义有正确认识,有较好的依从性,自愿参加本研究且未用降糖药物干预血糖的患者。


哪些人不宜参加研究?

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者不宜参加本研究:

① 对针刺有恐惧心理或排斥针刺的患者;

②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脏、肾脏和造血系统、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等;

③ 精神病、阿耳滋海默氏病或良恶性肿瘤患者;

④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⑤ 患有血小板减少症和凝血功能异常者;

⑥ 近1个月合并严重感染者;

⑦ 有酗酒和药物(如激素)滥用史者;

⑧ 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进行降糖干预;

⑨ 正在参加其他研究项目;

⑩ 不愿意合作者


 
编辑:王一雯
审核:孙钰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糖尿病,针灸,中医,临床,示范,防治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