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深圳罗湖的郑阿姨,今年2月初下楼梯时不小心摔成了左腿髌骨骨折,为了养好腿伤,郑阿姨开启了“少喝水不动腿”的“懒”生活模式。万万没想到,这一躺,竟然把自己躺进了鬼门关……
3月3日是一个普通的星期三,当天早上六点半,郑阿姨突感胸闷不适,感觉呼吸费力、头晕恶心,随着时间推移症状明显加重,一小时后发展成呼吸困难急促,四肢冰凉、抽搐、口吐白沫,意识丧失!
丈夫及时胸外按压
为抢救争取了时间
▼
眼见情况危急,郑阿姨的丈夫迅速呼叫120,并给郑阿姨做了胸部按压,郑阿姨逐步清醒过来。但是,当120到达时郑阿姨又出现意识丧失,紧接着在上车前出现心脏骤停。经过医护人员的竭力抢救,郑阿姨恢复了自主心率,但是在救护车转运过程,心脏骤停再次出现,医护人员立即继续胸外按压并给予球囊辅助呼吸,迅速转入罗湖医院急诊科。
急诊成功抢救+多学科会诊
锁定“凶手”
▼
这是罗湖医院急诊科温志高医生当天收治的第一位患者,“那时是8:09分,刚交完班上岗,同事还说我‘中彩了’。”温医生回忆当天的情形,“送过来的时候她的瞳孔已经扩大,有心率,球囊辅助呼吸,处于休克状态。”
情况紧急,急诊医护人员马上给患者进行一系列抢救,包括给予肾上腺素、升压药、上呼吸机等操作,在抢救过程中,患者曾又2次出现心脏骤停,经抢救后复苏成功。一个小时后,郑女士总算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
在抢救的过程中,急诊医生同时也启动了床边心脏彩超、CTA(CT血管造影)等相关检查,以查明诱发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的病因。“一开始怀疑是心梗导致的心脏骤停,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心内科医生来会诊,”温医生回忆说:“入院后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及药物维持血压等抢救措施后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后,开始和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到患者自身并无严重基础疾病,但上个月做完左腿的髌骨手术后就一直在家卧床,很少活动。”温医生说:“当时心内科杨菲医生及ICU(重症医学科)杨正月医生急会诊,大家考虑是肺栓塞。”
在严密监护和医护密切配合下,经过CTA检查确诊为肺栓塞后,郑阿姨被转移进ICU病房监护治疗。
什么是肺栓塞?
肺栓塞有多危险?
听听医生们怎么说
……
——急诊温志高医生:“及时的生命支持手段是抢救这类病人的关键。”
——ICU杨正月医生:“肺栓塞属于内科常见的致死性急症之一,早期的识别、诊断尤为关键,为后期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血管外科黄智勇主任:“这种病致死率很高,而且发病前很难发现征兆。”
ICU溶栓治疗
阿姨转危为安
▼
当天上午,重症医学科彭绵主任、杨正月医生对郑阿姨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后,选择了适宜的溶栓、抗凝治疗方案,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CRRT(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生命支持治疗措施。
“如果当时心脏骤停时抢救不及时,患者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缺血缺氧性脑病,形成脑水肿,严重的话会变成植物人,甚至危及生命。及时早期的心肺复苏,为患者肺栓塞的识别、诊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给生命的延续创造了条件。”杨正月医生介绍说,肺栓塞是由于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通俗地说肺栓塞就是各种栓子“跑”到肺血管内,使肺脏组织血液灌流不足,造成患者血中含氧量降低,出现低血氧症状,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
经过重症医学科精细化、全方面的治疗,郑阿姨转危为安,由原来的昏迷状态恢复了自主意识,在ICU住院的第二天,郑阿姨的生命体征已逐步趋于稳定。
长期卧床+喝水少
可能是肺栓塞诱因
▼
3月9日,经过几天的监护治疗,郑阿姨被转入血管外科进行专科治疗。“考虑到她长期卧床的问题,肺栓塞的诱因很大可能是左下肢由于长时间维持一定姿势不动,血液滞留在下肢静脉,便容易引起静脉血栓形成,如果形成的血栓顺着血流回流到肺部血管,就会造成阻塞,诱发肺栓塞。”血管外科黄智勇主任介绍说,“加上患者为了减少活动,减少了水分的摄入,减缓了血液流通速度,也是诱发肺栓塞的原因之一。”
郑阿姨下一步还需进行滤器置入手术,防止下肢残留的血栓再次流入肺形成肺栓塞。“滤器的主要作用就是阻隔脱落的大块血栓,降低再次发病的风险。”黄智勇主任表示。
经过和郑阿姨及其丈夫细致沟通,并告知手术的必要性后,3月10日,郑阿姨在血管外科接受了滤器置入手术,过程顺利,预后良好。由于经历了心脏骤停抢救,郑阿姨还需继续观察有无其他危险信号,以及调整后期的药物治疗方案。“但是总体来说,她的恢复情况是比较理想的,听说她丈夫在事发时及时为她进行胸外按压,也是这个举动救了她的命。”黄智勇主任说。
“动起来!”
肺栓塞是可以预防的
▼
黄智勇主任介绍说,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高致死率疾病,且发病急,救治不及时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但是,肺栓塞是可以预防的,预防方式也很简单,就是要动起来。”黄智勇主任表示,就算是因为骨折等原因必须卧床休息,也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旋转脚踝的足部运动来预防血栓的形成,同时要多喝水,加快血液内循环,也是防止血栓的一种有效办法。
心肺复苏的普及让更多生命被挽救
近年来,随着心肺复苏技术以及除颤技术的培训普及,罗湖医院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成功率在不断提升。“这两年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比以往高了,主要原因是在全社会的努力普及下,更多人掌握了急救技能。”急诊科温志高医生说,曾经遇到过一些案例就是这样的。“就是有人刚好参加了由我们急诊人员授课的心肺复苏知识培训,在家人发病第一时间就马上进行胸外按压,救活了家人,皆大欢喜。”
所以说
学好急救知识
可以给亲人的生命多加一条“安全带”
你
要不要也来学一下?
这里有我们
罗湖医院集团急救医生
专业授课
反正技多不压身
快来get吧
▼
罗湖医院集团急救医生教你心肺复苏
作者:宣传策划组 余夏敏
编辑整理:罗医宣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