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点评
这起发生在一个外科病区手术患者身上的乌龙事件。其间,从患者入院测量体温、录入体温单、手术病人转接,历时3天,历经5个护士,都没及时发现护理文书上,发生在患者身上的体重记录出错之事,最后,却由手术室护士发现了问题。患者体型属于偏瘦小型,体温单上却记录着95kg的体重。从体温测量本、电脑录入体温单到最后的手术病人转接单,这中间,究竟是哪个环节、哪个护士出现了失误,导致的患者体重47.5kg,被误录为95kg呢?
一个瘦小的患者,体重却记录为95kg,从瘦小型摇身一变为大胖子,患者本身的质量没变,该转变的是护士的临床思维。
一个如此明显的常识性错误,一直被视而不见,最后由接手时间很短的手术室护士发现了患者体重上的“猫腻”。这次外科病区的护士,就是口舌生花,也说不过去,丢人丢大了!
保不齐,这件患者体重乌龙之事,就会成为流传在医院内部的经典笑话。
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还是独善其身、做好自己,用时间和行动去磨平这一切吧。
这个案例,让我们想到了护士的护理临床思维这个关键词。
什么是护理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是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等诊断思维和治疗思维。护理临床思维能力是指运用理论、智力和经验,对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决策能力。护理临床思维尤指护士针对患者问题进行的临床评判性思维。
护士的临床评判性思维是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金钥匙。
许多临床问题,都需要护士开动脑筋,进行深入的思考,做出正确的临床判断与抉择。无论是护士,还是护理管理者,都在期望着护士更有责任心,思维敏捷,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最宝贵的能独立观察、思考,处理、应对各种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
这种评判性思维能力,难能可贵,如若你具备了,就可跻身于一个优秀护士的行列,成为科室的护理骨干和中坚。
就如上述的患者体重发生的乌龙事件,如若临床护士工作用心,观察仔细,深入临床,有自己的临床评判与思考,那么,这个瘦小型的患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护士的“火眼金睛”之下,眼睁睁的摇身一变为一个大胖子病人。
护士如何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
要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
积累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用心观察与思考,才能尽快培养自己的临床护理思维。
不能脱离临床
有的高学历护士自视颇高,不愿下临床,不愿意接触患者和家属。这种思路和认知是错误的。护理临床思维能力,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临床护理一线的实践与思考,以及深入挖掘,经过动手操作和实践,加上自己的考量和评判,来开创自己的实用性见解,做出正确的的临床抉择,为患者及时采取最佳的护理方案、最优的护理措施。
不断充电,及时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学会利用碎片时间,多读一些前沿文章,多关注一些业内的学术动向,随时汲取新知识、新技能,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临床护士。
多学多问多做
多和身边同事、老师探讨、交流。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无论距离多远,只要你有心,有追根究底的专研劲,无论多难的临床问题,都能寻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有一双善于实践的双手
勤动手,提升执行力,在临床操作的过程中,去感悟,去理解,去改进。不要光说不练,只会纸上谈兵。
护士,让我们独善其身,且行且修身,努力培养出自己可贵的护理临床思维吧!
(纳洛酮)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