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辈子海鲜, 没想到被它放倒! "宁波女子一个疏忽染上这种病毒

2021
03/24

+
分享
评论
急诊医学资讯
A-
A+

恶心、乏力
她被海鲜“放倒了”

68岁的陈女士怎么也没想到,吃了一辈子的海鲜,却被几斤血蚶放倒。上个月,宁波陈女士买了好几斤血蚶放在冰箱里。宴请好宾客后还剩不少,平日节俭的她一直舍不得扔。就在半个月前的晚餐时间,她拿出来过了一下热水就吃了下去。结果,当晚就开始 拉肚子

“刚开始我也没当回事,以为吃坏了东西。”陈女士回忆,上周她开始出现 恶心、乏力、提不起精神,尿色、肤色也开始变黄 。察觉到异样,她立即来到当地社区卫生院就诊。结果,一查 肝功能比正常值升高了几十倍 ,陈女士吓坏了,赶紧到医院肝病感染科就诊。

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发现,“放倒”陈女士的是 戊肝病毒 。原来,她吃血蚶时,只是过了下热水,没熟透。幸好,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现已无大碍。

据陈女士的主治医生说,戊肝病毒主要是喝了不洁的生水和吃了不熟的海鲜、肉类引起的,宁波每年都有病例发生,今年他已经收治了3例这样的病人。

医生介绍,戊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常见病毒,感染了戊肝病毒后,潜伏期一般在10~60天,平均为40天,部分急性病例3—5天内即出现症状,成年人很容易完全治愈。
但特定人群感染戊型肝炎,就会出现生命危险,如老人、小孩、孕妇,这类人群抵抗力差,会导致重症肝炎,危及生命。

“在不熟的海鲜中,贝壳类海鲜最容易引起戊肝,因为这类海产品的腮吸水后,会把水中的病毒过滤并留在体内,如果其中有戊肝病毒,在食用时,没有煮熟杀死,就有被感染的风险。” 医生介绍,不洁的生水也要注意,一旦水被病毒污染,生饮后也有感染的可能。


吃海鲜吃出问题
屡见不鲜

案例一: 2019年,广东深圳4个年轻的健身教练,晚上下班后去吃夜宵,点了一盆龙虾,两打烤生蚝,结果吃完第二天晚上十点多的时候,第一个人开始腹痛,然后其他人也陆续开始。这一开始不打紧,其中一个两三小时上了足足 20次厕所 ,都快站不起来了。深圳市疾控中心专家当场怀疑是 食源性诺如病毒感染 。疾控中心组织专家,通过检查夜宵摊档的从业人员和周围环境,发现这四名健身教练正是因为食用了未烤熟的生蚝才发病的。

深圳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蚝与其他双贝类海产一样,以鳃过滤大量海水的方式进食,如果蚝生长于受污染水域,便容易受到污染。诺如病毒依附在蚝的消化系统,可以浓缩到周围海水的99倍,很难透过清洗去除蚝体内的诺如病毒,淨化处理也效果不大。因此,进食生蚝或未经彻底煮熟的双贝类海产风险特别高。

案例二: 深圳市人民医院感染内科曾诊治了了一家3口,他们先后出现了 发热、腹痛、腹胀、乏力、食欲下降、干咳 等症状。在医院检查发现,3人的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经过寄生虫抗体、CT等检查,他们都被诊断为“肺吸虫病”。

细问才知道,这家人品尝了味道鲜美的醉蟹。1个月后病发,一家人都进了医院。如果就医不及时,寄生虫便会侵犯大脑引起脑疝,有可能连命都保不住。肺吸虫病也叫并殖吸虫病,由并殖吸虫寄生在人体脏器导致的疾病。人被感染的主要途径是生食或半生食(如腌吃、醉吃或烤吃)被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的淡水蟹或蝲蛄,或饮用被污染的生水。

喜欢生吃海鲜的市民要注意,被污染的生水和不熟的海鲜,还可能引起伤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性疾病。一旦家里有人感染戊性肝炎病毒,除了及早就医,还要做好两步避免感染:分餐,碗筷一定要分离消毒;勤洗手,按照科学的洗手方式洗干净。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戊肝病毒,诺如病毒,海鲜,病毒,感染,生蚝,污染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