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在干细胞治疗肝病领域又取得进展

2021
03/24

+
分享
评论
中科西部细胞研究院账号
A-
A+

邓宏魁教授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结果:EPS细胞(扩展潜能干细胞)可有效地分化为功能性肝细胞,方法是在肝分化之前添加一个预处理步骤。该研究有望生产更多优质的肝细胞,为肝病的临床治疗或肝移植提供细胞来源,我国干细胞在肝病领域又取得进展!


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的种类
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已从许多组织中分离出各种类型的干细胞,例胚胎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或经过人为改变的IPS、EPS等,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许多类型的干细胞已显示出其治疗肝病的独特优势,目前临床转化应用较多的是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谱系分化的多能干细胞特性,如既可分化成中胚层细胞谱系,也可分化成其他胚层谱系,如肝细胞、神经元、脂肪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和上皮细胞等,还具有低免疫原性、组织修复、免疫抗炎、抗纤维化、抗病毒和提供营养成分等特性。

干细胞治疗肝病的机制
1.分化能力
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是干细胞用于肝病治疗的理论支撑,干细胞向具有功能性肝细胞分化的潜能已经得到研究证实。

2.免疫调节
干细胞可调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炎等肝病的炎症反应,抑制淋巴T细胞过度活化,促进Th2 细胞向 Th1 细胞,上调Treg细胞,起到抗炎作用。

3.抗纤维化
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是肝病发展到中晚期的一个严重症状,干细胞启动组织修复作用,减轻细胞氧化应激反应,清除无功能肝细胞,延缓肝纤维化或硬化的进程。


干细胞


干细胞治疗肝病的临床案例
案例1
Shi等评估了间充质治疗乙型肝炎受试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静脉输注后受试者的血清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水平、凝血酶原活性以及血小板计数均有所增加,血清总胆红素、ALT 和 AST 水平显著降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降低,证实肝细胞可改善肝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案例2

陈等人对25名肝移植受着进行干细胞输注,结果提示肝移植术后静脉输注干细胞安全、可行,早期可促进调节性 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降低辅助性/诱导性 T 细胞比例及CD4+/CD8+T细胞比值,改善受者免疫状态。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干细胞,肝细胞,肝移植,肝病,治疗,免疫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