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药9.8.6的量与金额的双控博弈,企业当如何选择?

2021
03/23

+
分享
评论
张廷杰
A-
A+


2021年进入到2、3月份关于基药的消息满天飞,就连国家局都出来辟谣,说没有展开什么会议、什么合作,医药人都知道这一个趋势,很多企业、人、产品都想尽办法要搏一搏。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是和小伙们本聊天的时候争论很激烈的。


基药9.8.6的量比和额比统一下,产生的等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逻辑问题是否合理。


国家层面:三级60%,二级80%,基层90%,但是,只有量的要求,并没有对具体金额做出要求。


省级/市级:数量+金额,金额占比要求,各省要求各有不同,执行力度也各有不同。


先看第一组数据


第一层数据

第二层数据1

第二层数据2

(信息来源:官方数据)


第二组数据(2019年)


(信息来源:米内)


逻辑数据


三级:60%数量≈900--1200个,总金额60%5000亿+


二级:80%数量600--800个,总金额80%2000亿+


基层:90%数量300--450个,总金额90%2000亿+


从逻辑上来讲,基层市场的基药使用量非常大但是占有总金额是小的,三级医院的使用总量不一定有基层大,但是,使用的金额是比较大的。


但是,基药目录的产品和价格是相对固定的,毕竟,现在的准入都比较透明。


国采的价格上再杀一道,很多产品都是价格很低的。


风云浅谈


1、国采产品的报量与基药使用比例:目前,国采产品数量还不足够多,省带量进行的第一轮,一方面要保障国采、带量采的产品用量,另一方面还要细化基药使用比例、使用金额比例。


作为,终端医院如何平衡?企业方在这种机制下,如何结合自己的产品特性发挥上量优势?


2、三级的60%量与60%金额对标基层的90%量与90%金额:从全国范围来看,三级医院的基药使用金额很难达到50%+,基本的话70%上下。


如果,量与金额统一掉,那么,三级医院的基药价格要高一些总规模要大一些;基层医院的基药价格要低一些总规模要小一些。


这就导致三级的基药结构与基层的基药结构产生比较大的差异性。


所以,量与金额双统一是否合适?合理?


3、基药扩容:就目前685的基药数量是满足不了9.8.6的这个机制的,毕竟数量有限,请看数据1。


基药扩容以后,现有的医院用药结构会发生变化,基层市场就是基药的天下毫无疑问,三级市场也是基药市场+国采+有空间的产品。


在这种机制下,企业要布局产品结构就会更加重要一些,都是基药(非短缺、管控)没什么利润。


化药基药的价格已经被收拾的差不多了,中药的基药可能会迎来一个小高潮??


4、量还是金额?:不管是与国家统一的量还是自己省的金额机制,二选一似乎更好一些,如果是量与金额双控,难度非常之大。


面对各省的各种各样的基药政策,企业在2021年还是要做好一定的提前布局!!!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基药,双控,企业,基层,数据,国采,机制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