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遗传倾向”的两种癌症,早预防,可避免

2021
03/22

+
分享
评论
快速问医生
A-
A+

身为父母,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

想必大家想到的就是:上一代的悲剧,延续到下一代身上!

在听到对方家中有人患病时,特别是某些带有遗传性质的疾病,大家都会有担心,害怕疾病会随着基因复制给下一代,比如癌症就是这样一种让人惊恐、害怕的疾病!

临床上的确有家族中几代人患癌、确诊为同一种癌症的病例出现过。而且也有很多类型的癌症,都出现了类似遗传、家庭聚集的表现。

同时,癌症的本质也属于“基因病”,是细胞在多种致癌因素影响下,基因恶性突变、异常增值后的产物!

所以,种种迹象之下都不免让人怀疑,癌症是一种带有遗传性质的疾病!但是,这一问题从医疗角度来看,还真的没办法用简单的字来概括!

所谓遗传性疾病,指的就是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异常,又或者是生殖细胞中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异常,从而导致后代出现了形状异常。

在通俗的情况下,就是精子和卵子中携带有病基因,然后传给自己并引起了发病。而这些子女结婚后,又会将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这种代代相传的疾病,在临床上就被称为“遗传病”

而从医学角度来看,癌症的确是具有遗传倾向,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是单一的,它可大致划分为两类,第一就是遗传性肿瘤。

也就是说患者在发病、发展的过程中,遗传起到主要作用和推动发展的肿瘤。携带这种基因的人,几乎到最后都会患一种癌症,无论是环境如何改变,结果都是如此!

不过,好在真正遗传性的肿瘤其实并不多,仅仅占据了家族遗传性肿瘤的10%左右。比如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就是典型的遗传性肿瘤。

而第二类,则是遗传易感性肿瘤,它是一种易感因素,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易患癌体质”。拥有这种遗传基因的人,在共同环境和条件下,患癌的几率要比其他人高一些。

但是,这一过程中,其主要作用为环境因素,并非是遗传本身!

1、大肠癌:

临床所说的大肠癌,主要是包括了直肠、结肠的癌变,它表现出家族特性除了和遗传基因有关外,后天共同的饮食习惯、环境,也是因素之一。

除此外,有一种名为“遗传性腺瘤性息肉”的常染色体遗传病,患者受到基因的影响,在20岁之前就可能会出现息肉,甚至是肠道内出现上百个息肉。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干预治疗,后期癌变率等于100%;

2、乳腺癌:

有研究调查显示,如果母亲在绝经前曾出现了双侧乳腺癌,那自己患乳腺癌的风险性就要比其他女性高9倍以上。

而且,乳腺癌患者的第二代,出现乳腺癌的平均年龄也要比一般人群提前10年左右。姐妹等直系亲属中有患乳癌的,那自身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旁人的三倍。

临床认为,乳腺癌并不是直接遗传,而是一种“遗传素质”的遗传,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易患癌体质!

除了以上两类之外,肺癌、肝癌、胃癌等,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

这除了和文章提到的遗传有关外,共同的生活和饮食环境、细菌或病毒相互传播等,也是幕后推手,并不能笼统怪罪在遗传身上!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遗传性肿瘤,乳腺癌,预防,基因,息肉,家族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