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今年39岁的严长亭,是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东昌妇幼”)手术麻醉科主任。他和团队每年要完成手术室内的麻醉1万余例,完成手术室外的麻醉6000余例,完成椎管内麻醉下的分娩镇痛6000余例。
从2006年参加工作算起,严长亭已经在东昌妇幼工作了15年,一直从事临床麻醉工作。在这家新生儿年分娩量达到上万例的县区妇幼专科医院,自然少不了麻醉科的保驾护航。目前,该院手术麻醉科共有人员56人,其中19名麻醉医师,6名麻醉专科护士,31名手术室护士。
2018年8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医疗保障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拓展麻醉医疗服务领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据严长亭介绍,近年来,为了缓解广大孕产妇在自然分娩中的痛苦,改善孕产妇的分娩体验,东昌妇幼麻醉科从2010年开始,开展了椎管内麻醉下的分娩镇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无痛分娩”。2018年,医院被评定为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在2020年全国医院擂台赛(县域类)改善麻醉医疗服务主题决赛中,东昌妇幼麻醉科的参赛案例《十年修炼,护佑6万准妈快乐分娩》荣获主题银奖。
除了缓解分娩上的痛苦,东昌妇幼麻醉科也将舒适化医疗作为努力的方向。2018年,医院整合门诊妇科、计划生育科、外科、内科、儿科、口腔科、眼耳鼻喉科等各科室的门诊无痛业务,成立了无痛中心,由严长亭担任中心主任。“无痛中心将人员和设备集中,由麻醉科统一管理,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目前我们麻醉科在无痛中心开展的业务有无痛宫腔镜、无痛人工流产、无痛胃肠镜、小儿全麻下的口腔治疗、小儿全麻下的支气管镜检查等。” 严长亭说。
为了缓解手术患者的术后的疼痛,东昌妇幼麻醉科负责术后患者的镇痛管理,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除了常规使用术后镇痛泵外,还开展了腹横平面神经阻滞技术。用严长亭的专业来解释,就是产妇使用术后镇痛泵复合神经阻滞不仅可以减少手术刺激引起的内脏牵拉痛和子宫收缩痛,还可以减少手术切口痛,有利于产妇尽快拔除导尿管,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东昌妇幼是一家国家三级乙等妇幼专科医院,剖宫产手术在手术麻醉科中占比很大,经常会遇到一些高危妊娠的产妇。严长亭举例说,比如妊娠合并胎盘置入的产妇行剖宫产手术,不管是对手术医师还是麻醉医师都是很大的挑战,麻醉医师术前要对产妇进行详细的术前访视和评估,决定好麻醉方式,术中要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各项监测。为了更好的了解产妇术中的状态,有时候还要进行一些有创监测。
“胎盘置入的产妇最容易发生的就是产后出血,我们会准备好自体血回输技术,当产妇术中发生大出血时我们会及时将产妇术中出的血液回收,经过过滤、洗涤、离心净化等一系列的步骤重新给产妇回输到体内,最大限度的保障了产妇的用血安全和生命安全。”据悉,东昌妇幼是聊城市首家开展产科自体血回输技术的县级医院。
除了产科手术外,该院妇科手术和儿科手术也占很大比例,也经常会有合并各种疾病的高危患者进行手术,特别是刚出生的新生儿手术,对麻醉科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我们术前要精确计算新生儿需要的生理补液量,术中要精确计算需要的麻醉药量以及发生的出血量,及时给新生儿补充能量和液体,保障患儿的体液平衡状态,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对于严长亭和麻醉团队来说,各种各样的挑战已经练就了东昌妇幼的麻醉天团。
现代麻醉学属于独立的临床二级学科,麻醉科在医院属于一级临床科室。近年来,县级医院麻醉科作为一个年轻的、发展较快的科室,在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难题。在严长亭看来,人才梯队建设和科研能力建设是当前急需直面的问题。
“人才梯队建设困难,指的是县级医院想引进并且留住硕士、博士等高层次的人才很困难,所以大多数县级医院只能自己培养专业素质强、实践能力强的麻醉医师人才。但很多县级医院不是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缺少硕士专业人才,导致麻醉科的科研能力建设困难。”严长亭说,县级医院想要在科研方面有所发展,医院和科室必须有各种政策去鼓励、引导本科生就读研究生教育,从临床方面的人才向科研方面的人才去转化。
以东昌妇幼为例,麻醉医师培养和队伍建设,一直按照核心制度要求,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三线医师是高级职称或者高年资的中级职称来担任,并且每一位三线医师都有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麻醉科进修学习半年的以上的经历。二线医师是低年资的中级职称来担任,一线医师是由住院医师来担任,并且都参加过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
为了提高麻醉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组建更好的科室团队,医院麻醉科进行了亚专业分组,每个亚专业小组积极开展临床工作的同时,定期外派人员参加专业方面的学术交流会及参观学习,并且鼓励各小组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及报考在职研究生教育,对于申报课题成功和取得研究生学位的人员给予绩效方面的奖励,医院也会全额报销就读研究生期间的费用。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55所高校招收麻醉学专业本科医学生,2014年启动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以来,遴选认定了382个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招收人数逐年增加,已累计培养1.2万人。目前,全国共有麻醉医师7.6万人,35岁以下青年医师约占麻醉医师的一半。麻醉业务领域不断丰富、服务量不断增加,在手术室内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麻醉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麻醉科成为体现医疗机构综合能力的重要临床专科。
我国麻醉医师虽然总数居世界第一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万人口麻醉医师数量不高,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变化对麻醉医疗服务带来新的要求和挑战。
严长亭认为,县级医院麻醉科建设,需要争取医院领导及兄弟科室的支持,要发挥好麻醉科自己本身的优势,要让医院领导、社会了解麻醉科,知道麻醉医师不是只打一针把患者麻倒就完事,麻醉医师除了要负责患者整个手术过程的安危,还肩负着危重患者的抢救、为围手术期患者及时有效的解除痛苦等工作,让麻醉团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ERAS理念)对麻醉科开展舒适化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县级医院麻醉科发展的新趋势。麻醉医师不再是单一的在手术间里进行麻醉手术,要走出去,充分发挥麻醉科的特长,广泛开展各种无痛诊疗,提高围手术期的疼痛管理质量,最终实现让患者少花钱、少疼痛、低风险并且快速康复的目标。严长亭说,要实现这一目标还存在很多挑战,很多县级医院由于门诊科室分散,门诊空间有限,很多门诊无痛业务不能集中管理,围手术期的疼痛管理也没有独立团队,从而导致很多业务不能开展,这些都制约了麻醉科的进一步发展,都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