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病例。
55岁白人男性,Scr 在4个月内从1.6 上升至7.5,尿检显示:蛋白2+,红细胞25-30个/HPF。既往有5年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史
1
免疫荧光
IgG 2+ 线状+团块状, IgA -, IgM -, C1q 2+, C3 2+
2
光镜
部分小球全球硬化,部分呈增生及渗出样改变,间质弥漫纤维化,小管萎缩,基底膜增厚,有蛋白管型及动脉纤维化
2
电镜
GBM均匀增厚,系膜区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未见微管、微丝等超微形态
Q
诊断及随访
当时诊断为DKD+免疫性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考虑有狼疮肾炎的可能。但是临床上所有狼疮的血液学指标均为阴性
患者发展为ESRD,1.5年后做了活体肾移植,移植后基础Scr为1.1-1.2。2个月后由于脑脓肿停用霉酚酸酯,Scr上升至2.3,并出现蛋白尿,怀疑有急性排异,做肾活检
1
免疫荧光
IgG 2+, IgA -, IgM -, C1q -, C3 -, Kappa 2+, Lambda -IgG1 -, IgG2 -, IgG3 2+, IgG4 -
2
光镜
小管、间质及血管未见排异的直接证据,小球表现为弥漫增生
诊断为伴有单克隆球蛋白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PGNMID)
将上次片子拿出来,做轻链和IgG亚型染色,同样显示Kappa>Lambda,IgG3为主
最终诊断为移植后PGNMID复发
临床寻找骨髓异常的证据,为阴性,但2个月后免疫固定电泳出现M蛋白
做了自体干细胞移植,蛋白尿好转
从该病例得到的经验、教训:
在肾脏活检中常规进行κ和λ的重要性
骨髓检查可以为阴性
PGNMID可以在肾移植后的早期复发
DKD可以合并非糖尿病肾病
上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
TMA的诊断流程?
回答
本期发散性思维:
病理上有哪些线索来鉴别DKD,DM+NDKD(非糖尿病肾病),DKD+NDKD?
参考文献
Kidney International, Vol. 65 (2004), pp. 85–96
NDT Plus (2010) 3: 357–359
By 肾世风云·Haiyang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