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健世界
“光”在皮肤科的应用日益广泛,大家对“光”都不甚了解,作为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电子元件,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在皮肤科临床实践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光”在皮肤科的应用日益广泛,大家对“光”都不甚了解,作为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电子元件,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在皮肤科临床实践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今天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01 蓝光
在皮肤中的穿透深度约为1mm,作用于表皮层。常用于浅表性皮肤疾病的治疗,如痤疮、皮肤浅表细菌或真菌感染以及促进皮肤屏障的修复。
蓝光发挥抗痤疮作用的机制可能是抑制皮脂腺的分泌,使痤疮丙酸杆菌失去生长基质,从而降低其诱导炎症的能力。同时,痤疮丙酸杆菌在蓝光的照射下产生卟啉,卟啉在蓝光作用下可形成氧自由基,进而发挥蓝光的杀菌作用。此外,蓝光有一定的修复急性皮肤屏障损伤的作用。
02 黄光
在皮肤中的穿透深度约为0.5~2mm,可到达真皮层,通常应用于抗皮肤老化和激光治疗术后修复。
研究显示,585nm黄光对人表皮黑素细胞存活率和凋亡无明显影响,但能够减少黑素的含量。此外,黄光能减轻激光术后的面部红肿,缩短红肿持续时间。
03 红光
可见光中穿透性最强的光,可穿透2~3mm的皮肤,到达真皮层。目前,红光的临床应用范围最广,常被用于治疗痤疮、促进皮肤创面修复、促进毛发生长、缓解炎症后色素沉着、预防晒伤及抗菌等。
在痤疮的治疗中,红光可以影响皮脂腺分泌和角质形成细胞的生物活性,调节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的细胞因子发挥抗炎作用。研究显示,红光可通过刺激表皮细胞,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和纤维组织增殖,加速伤口愈合,且红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比蓝光更明显。此外,红光还可抑制黑素细胞的黑素合成。
04 紫外光
波长100~400nm,可分为长波紫外线(UVA,320~ 400nm)、中波紫外线(UVB,290~320nm)、短波紫外线(UVC,200~290nm)。
UVB广泛应用于白癜风、寻常型银屑病、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慢性溃疡、冻疮等的治疗应用,尤其是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能用于白癜风的治疗。
小结
LED光源稳定,波段丰富。慢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皮肤屏障受损等可试用LED光治疗,在应用光敏剂时应注意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波长,并向患者交代避光等事宜。
参考文献:
[1] 孙本森,杜丹,张南,等. 发光二极管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 53(9):759-763. doi:10.35541/cjd.20190457.
END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72小时热文
赞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