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并不取决于单身/暧昧/恋爱的标签,而是源于自我定义的生活状态。
又到了追爱豆比谈恋爱快乐一百倍的季节了。
《青春有你3》《创造营2021》各大选秀节目正播到精彩处,女友粉们,都迎来了恋爱的春天。
一边用女友视角自产糖;一边凌晨疯狂打投解锁视频。
打开手机,就能随时随地沉浸在爱情的荷尔蒙里。
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空巢青年”人数预计上升至9200万,而追爱豆、玩乙女游戏,似乎成了当代年轻人恋爱的主要渠道。
感情变得自给自足,不再需要恼人的磨合。
当爱情能够在真空世界里保持得如此完美,那些发生在现实里的心动,是否已经变得不再必要?
单身90后,当然不全是虚拟恋爱。
豆瓣有一个叫做“我今天遇到一个crush”的小组,里面就有不少现实发生的即时糖。
“去酒吧的路上,等红绿灯,遇上了骑机车crush,对视的瞬间心动了……”
“喜欢了班级上的拽哥,今天发了条仅他可见的票圈,被点赞了,耶!”
“今天等地铁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男生,是我天菜!下车前终于偷偷递了纸条。”
“crush”有多层含义:其中之一,就代表一种短暂的、热烈的、而又突如其来的迷恋。
局内人大多用四个字简单的描述这种感受:
“我心动了。”
在原子化的城市生态里,年轻人总需要一处温暖的慰藉缓解焦虑。
正如记者亚当·戈普尼克在《纽约客》中说的那样,在包裹着秘密的城市里,“我们都是牡蛎,被锁在贝壳中,抚育着自己的珍珠。”
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在坚硬的外壳之外,用恋爱的心动感,来抵抗冰冷的水泥森林。
心动虽然容易,“下头”也不难。
同样是在“我今天遇到一个crush”小组,里面不乏关于“下头”的讨论。
“害怕再次滑铁卢,不敢告白,2个月后下头了。”
“在暧昧期,感觉很浪费时间,每天都在上头和下头间徘徊。”
“和crush在一起,我却厌倦了,怎么办?”
似乎不论在那种状态,甜蜜只是一瞬间;前后都是漫长的无聊,或是痛苦。
人总是自我中心,害怕“沉没成本”。
那些耗费在对方身上的时间、精力、情绪,在激情散去,都将成为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
这也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单身时渴望亲密关系,又害怕深陷后的挫败感;暧昧时总爱权衡,在犹疑中失掉勇气;恋爱时无法对抗平淡的日常,感情之间进入倦怠。
于是,在“恋爱真麻烦”的恶性循环下,单身成为最稳妥选择。
一直单身一直爽看起来自洽,其实背后满是倦怠和无奈。
说到底,那些单身至上的人,并不排斥恋爱。
他们排斥的是受到伤害——害怕交付出去真心,却依旧得不到幸福。
但事实上,幸福这件事,是完全指向自我的。
幸福是一种价值判断,完全由自己定义。
就像摄影师Gablimberti曾记录的那样,被问及“最幸福的一刻是什么?”时,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都源自平淡的一瞬间:
经历过忙碌的装修,端着一杯咖啡,坐在自己开的酒吧,突然真切的感知到拥有了它。
冬天,骑上车子去熟悉的沙滩。风吹过来,有些寒冷,用一杯热咖啡暖身子,然后沿着海岸线散步。
幸福感并不取决于单身/暧昧/恋爱的标签,而是源于自我定义的生活状态。
单身时,不必理会同侪压力,享受自由与等待的乐趣,给cp剪辑甜爱片,直到官宣那一刻和姐妹普天同庆。
或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一场初春的樱花,在热气球上来一次短暂的飞行。
暧昧时,不必放大每一个信号,享受互相试探的乐趣。不经意的触碰一下对方的手,留下小鹿乱撞的心动。
或者互约一场酒,在昏暗的灯光里,试探性地摸摸脸,停留不久又抽回。
如果足够幸运,当亲密关系走入结婚的节点,更不必被传统的程式捆绑。在千篇一律的世界里,找到婚礼专属的自定义。
把婚宴当成party,邀请最亲密的朋友,来一场小圈子的狂欢。
或者脱掉婚纱,套上救生圈,和同样热爱自然的另一半,在激流里飘荡,把婚礼变成一场漂流!
不论处于单身、暧昧、抑或恋爱关系,我们都能找到同样闪光的时刻,来对抗漫长时间的无聊。
打开婚礼纪与网易哒哒合作的《99个怦然心动的瞬间》H5,点击风铃,就能把这些存储在记忆中的心动瞬间可视化:
单身快乐,嗑糖无限。
小酒一端,逍遥似仙。
风大拥入怀中的瞬间。
厨房忙碌的身影。
不经意的对视。
言语透露出的小暧昧……
在漫长日子里,定义自己幸福的人们,总能找到闪光的心动瞬间。
没有什么幸福,是同一副模样;也没有哪种幸福,要活在别人口中。
来婚礼纪,定义你的幸福时刻。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