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二、流行病学和常见病原菌
三、临床分类和临床表现
四、影像学表现
五、危险因素
六、实验室检查
七、CNSIs的诊断
八、治疗
九、预防措施
一、概述
二、流行病学和常见病原菌
三、临床分类和临床表现
四、影像学表现
五、危险因素
六、实验室检查
七、CNSIs的诊断
八、治疗
九、预防措施
表4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目标性治疗的推荐方案[13,58]
表5 泛耐药和全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联合用药方案[83]
推荐意见:①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氨曲南、美罗培南、磺胺类、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及利福平等药物脑脊液中浓度较高,可根据致病菌的敏感性选择上述药物(高等级,强推荐)。②对泛耐药、全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建议联合2种或3种药物进行治疗(低等级,强推荐)。③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等脑脊液穿透能力低的抗菌药建议静脉联合鞘内或脑室内注射给药(低等级,强推荐)。
(4)脑室内或鞘内注射药物:治疗CNSIs的难点之一是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抗菌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难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尤其是使用免疫抑制和抗炎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进一步减少抗菌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脑室内或鞘内给药,药物直接进入脑池及蛛网膜下腔,缓慢向脑表面弥散,能够达到有效的药物治疗浓度,从而提高抗菌药的疗效。当静脉用药48~72h效果不明显,而颅内感染非常严重时可以考虑脑室内或鞘内注射抗菌药。对脑室引流相关的感染建议脑室内注射抗菌药。脑室内或鞘内注射,应选用不含防腐成分的抗菌药,所用的剂量及浓度应根据影像学所估测的脑室大小和脑脊液引流量进行调整(表6),且需缓慢注射;如需要持续引流,注射后应将引流管夹闭15~120min,以使药物在整个脑脊液中均匀分布。脑脊液中抗菌药有效治疗浓度应是致病菌最低抑菌浓度值的10~20倍。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会引起显著的神经毒性反应,尤其是癫痫发作,不应通过鞘内途径给药。有研究发现,脑室内和(或)鞘内给予多黏菌素可有效治疗鲍曼不动杆菌脑室炎。抗菌药脑室内或鞘内给药的推荐方案见表6
表6 推荐成人脑室内或鞘内注射的抗菌药种类和剂量[4,60,69-70,88-90]
(二)外科干预治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