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许多起病隐匿、涉及食物较多、患者难以自我发现的敏感食物。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约20%的患者伴有血管性水肿。
荨麻疹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一般人群患病率为1%-30%,中国人群患病率约为23%,女性和男性患者的比例约为2:1。因此可以说,我们每个人一生当中或是自己或是身边的亲朋好友,都会受到过荨麻疹的困扰。
荨麻疹病因复杂,许多患者找不到确切的诱因。
荨麻疹的过敏原因也可以说很多,多种内外因素都可能引起荨麻疹的发病,比较常见的包括:
食物:比如大量进食动物性蛋白类食物如鱼虾类、蛋类等,某些蔬菜或水果如柠檬、芒果、菠萝、西红柿等,腐败食物和食品添加剂等;
药物:免疫介导的如青霉素、磺胺类、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等,非免疫介导的肥大细胞释放剂如吗啡、可待因、阿司匹林等;
空气中的吸入物:灰尘、尘螨、霉菌,一些动植物比如动物的皮毛或植物花粉等,香料、杀虫剂、室内装饰涂料等。
许多患者得了荨麻疹以后,迫切地希望知道自己到底有哪些过敏的物质。过敏原的检测包括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目前,在荨麻疹的患者中,体外试验运用的比较多。体外试验,顾名思义,就是取患者血液进行离体检测,过敏原并不直接用于人体。
体外试验具有以下优点:
1. 仅需取适量患者外周血,基本无创、无痛苦。
2. 过敏原不直接接触患者,安全性高。
3. 可检测项目较多,准确性高。
4. 适用范围广,检查前无需停药。
IgG的致病机理包括:
对于食物的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需要正确的解读:
高度敏感的食物(+3级),一般建议将此类食物从食谱中剔除,需要做到忌食;
中度敏感的食物(+1、+2级),此类食物不需要完全忌食,而是应间隔一段时间进食,一般两次进食的时间间隔至少为4天。
阴性的食物可按正常习惯进食。
当然,荨麻疹本身并不可怕,荨麻疹患者也不用过度紧张,只要能够注意避免可能的诱因,规范治疗,相信都能在医生的帮助下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项目编号 | 19dz2301600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