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2021:机械取栓——敢问路在何方?

2021
03/19

+
分享
评论
天坛晓川大夫
A-
A+

颈内动脉闭塞高负荷血栓:支架取栓+BGC

ISC2021——国际卒中大会

机械取栓方面的首秀来自于Providence St. Joseph Health (PSJH) 的Jason Tarpley 和Geneva University Hospital的Paolo Machi。
Jason Tarpley教授从取栓技术进展,转运模式,取栓费用,术前桥接等方面做了自己的经验总结。 Paolo Machi教授从不同部位,血管成角情况,人工智能判定等方面,对抽吸技术及组合技术的使用进行了精彩的汇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取栓技术进展的风采。


Jason Tarpley教授

从以下方面探讨了机械取栓的发展:

一、改善取栓预后,从卒中登记系统中能总结什么经验?

  1. 特定的取栓技术,是否与更好的再灌注或更好的预后相关?使用这些取栓技术的费用如何?

  2. 哪些卒中系统相关因素与良好预后相关?

二、我们的系统数据中,患者桥接治疗能够获益?

  1. M2闭塞患者与M1患者,桥接治疗是否有差异?

  2. 未完全再通患者,能否通过桥接治疗获益?

让我们先睹为快。

总结

一、改善取栓预后,从卒中登记系统中能总结什么经验?

1.特定取栓技术,与更好的再灌注或更好的预后是否相关?这些取栓技术的费用如何?

  • 使用支架抽吸结合技术或直接抽吸技术优于单纯使用支架技术。
  • 对于不同的患者,使用个体化设计的技术有益取栓获益。

     

2.哪些卒中系统相关因素与良好预后相关?

  • 转诊进行取栓,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 在初级卒中中心治疗,而非综合卒中中心,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 院前急救系统(EMS)应建立大血管闭塞(LVO)患者的识别和转运流程,直接转运到综合卒中中心。

二、桥接治疗患者是否能够获益?

1.M2闭塞患者与M1患者,桥接治疗是否有差异?

2.未完全再通患者,能否通过桥接治疗获益?

  • 桥接治疗的溶栓对M1闭塞和M2闭塞取栓的患者均没有很大作用。

  • 静脉rtPA溶栓对未完全再灌注患者是有益的,但对完全再通患者无获益。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ISC2021解读:


Paolo Machi教授从不同技术方案使用情况,血管成角对抽吸取栓的影响,人工智能判定血管走行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汇报,部分内容整理如下:



结论

  • 近端M1闭塞:首选直接抽吸

  • 远端M1-M2闭塞,AOI成角适合:首选直接抽吸

  • 远端M1-M2闭塞,AOI成角不良:首选支架取栓联合抽吸

  • 基底动脉闭塞:首选直接抽吸

  • 颈内动脉闭塞高负荷血栓:支架取栓+BGC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取栓,患者,桥接,技术,支架,血管,卒中,闭塞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