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闭塞高负荷血栓:支架取栓+BGC
ISC2021——国际卒中大会
Jason Tarpley教授
一、改善取栓预后,从卒中登记系统中能总结什么经验?
特定的取栓技术,是否与更好的再灌注或更好的预后相关?使用这些取栓技术的费用如何?
哪些卒中系统相关因素与良好预后相关?
二、我们的系统数据中,患者桥接治疗能够获益?
M2闭塞患者与M1患者,桥接治疗是否有差异?
未完全再通患者,能否通过桥接治疗获益?
总结
一、改善取栓预后,从卒中登记系统中能总结什么经验?
1.特定取栓技术,与更好的再灌注或更好的预后是否相关?这些取栓技术的费用如何?
2.哪些卒中系统相关因素与良好预后相关?
转诊进行取栓,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在初级卒中中心治疗,而非综合卒中中心,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院前急救系统(EMS)应建立大血管闭塞(LVO)患者的识别和转运流程,直接转运到综合卒中中心。
二、桥接治疗患者是否能够获益?
1.M2闭塞患者与M1患者,桥接治疗是否有差异?
2.未完全再通患者,能否通过桥接治疗获益?
桥接治疗的溶栓对M1闭塞和M2闭塞取栓的患者均没有很大作用。
静脉rtPA溶栓对未完全再灌注患者是有益的,但对完全再通患者无获益。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ISC2021解读:
Paolo Machi教授从不同技术方案使用情况,血管成角对抽吸取栓的影响,人工智能判定血管走行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汇报,部分内容整理如下:
结论
近端M1闭塞:首选直接抽吸
远端M1-M2闭塞,AOI成角适合:首选直接抽吸
远端M1-M2闭塞,AOI成角不良:首选支架取栓联合抽吸
基底动脉闭塞:首选直接抽吸
颈内动脉闭塞高负荷血栓:支架取栓+BGC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