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复旦医管所将邀请知名医管专家共话肿瘤科研创新路

2021
03/18

+
分享
评论
长三角健康
A-
A+

医管大咖论剑,剑指“肿瘤医学领域科研创新”!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和交互影响,创新既是我国实现“双中高”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依托。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医学是科研创新的重要领域,而医院又是连接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实现临床研究与市场转化的重要关键点。

2020 年是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2020 年在疫情的考验之下,科研创新的重要性和价值再一次充分得以体现,将科研创新提高到规划层面,提高科研创新的高度、深度、厚度成为共识。


放眼全球,癌症负担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的《2020 年世界癌症报告》显示:预计全球每年新发癌症病例将从 2018 年的1800 万人增加到 2040 年的 2700 万人,上升 50%;其中,发展中国家增长的幅度高于发达国家。

而根据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 23.91%,且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均呈持续上升态势,每一年中国新诊断的癌症患者数目已超过 400 万,因癌症去世的人超过 280 万!在中国每分钟会有超过 8 个人被诊断为癌症,会有 5 个人因为癌症去世!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 2200 亿,防控形势严峻。

鉴于癌症在中国的严重现状,李克强总理指出“要集中优势力量开展疑难高发癌症治疗专项重点攻关”。

目前,肿瘤治疗和研发领域的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层出不穷,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协作日益频繁。

不过,科研创新面临大投入长周期的特点,加之国内具备高层次研究基础的医院的临床医疗工作负荷极大。肿瘤领域的科研创新,亟待顶层设计规划,以及与之匹配的激励制度和措施。

为此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委托上海复旦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组织承办的肿瘤专科管理系列活动,2020 年度最后一次将围绕《肿瘤科研创新的规划与激励》, 思想争锋。

此次会议将邀请全国肿瘤领域的管理者、医院管理专家学者分享真知灼见。

会议详细内容,敬请期待后续信息分享。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恶性肿瘤,医院管理,临床研究,复旦,创新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