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它的危害有哪些?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血栓栓塞症(PTE) 在内的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是遗传性和获得性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全身性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我国国内第三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位列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之后,其特点: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误漏诊率,也是住院患者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由液态转化为固态,阻塞血液回流且引起静脉壁炎症改变。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中凝固形成血栓,多发生于四肢,尤其以下肢最为常见,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平时也会简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血栓最好的方法永远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 正确药物控制。
01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不抽烟,吸烟会破坏血管的内皮,加速血管斑块的形成,也会使已经存在的血管斑块变得不稳定,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痉挛收缩,影响静脉回流。不管有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烟都最好戒掉。
02
健康饮食
保持相对稳定的饮食结构,避免摄入量波动过大少吃高油高盐食物、加工肉类、含糖饮料。多吃多食用碱性食物(豆腐、豌豆、大豆、绿豆、油菜、芹菜、西瓜、草莓、香蕉、苹果、梨、牛奶)。
03
增加运动
避免久坐,建议4小时内至少一次的足部或起立活动
04
遵医嘱吃药
对于已经有血管疾病的人,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深静脉血栓 不必恐慌
作为骨科病人中“沉默的杀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开展在院期间各项评估和多重检查。
与此同时,针对高龄患者特点,护理团队制定出“三重举措”,从“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多角度对血栓狙击,保障患者在院及出院后能够快速健康的康复。
基础预防-术前
01
入院戒烟;
02
监测血糖4段
请内分泌会诊;
03
每日饮水2000ml;
04
低盐低脂饮食;
05
监测血压Bid;
06
禁止下肢穿刺、避免下肢血管破损;
基础预防-术后
01
早期功能锻炼:踝泵运动、腹部通便操练习,术后即醒即练。
02
加速康复指导:术后第一时间下床活动
膝关节术后3小时;颈椎、腰椎术后一天下床。
03
有效抬高患肢:抬高下肢30°、腘窝和小腿禁止垫枕。
物理预防
01
每日按时穿着梯度弹力袜:弹力袜白天穿,晚上脱下
02
下肢血液循环泵:术后立即使用至下床时停用
药物预防
01
术前给予输液及口服术能,避免血液粘稠度增高
02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相关药物补充
01
注意下肢保暖,不热敷。
02
戒烟!戒烟!戒烟!
03
年龄大于75岁的高龄患者,注意营养摄入,控制体质指数<30,体质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身高(米)
04
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按摩腿不仅无法帮助消肿,而且还有可能引起血栓脱落,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应及时询问医生或前往医院就医。
05
不要轻信没有科学来源和证据的“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通过正规渠道前往就医才是正确的。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