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吃柿子的人容易长结石?是真是假?真相在这!

2021
03/18

+
分享
评论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A-
A+

胃结石最常见的是植物性胃结石,未及时治疗可引发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甚至胃穿孔。

什么是胃结石?

胃结石又叫胃石症,按照分类有毛发性、植物性、混合性三种,不管是哪一种,它形成的机理在于胃内胃酸,进入胃内的食物还有黏蛋白成分,黏蛋白成分在胃酸的作用下凝固,形成的一种团块状的物体,就叫胃结石。


胃结石是如何形成的?

胃结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如几个月的婴儿和80多岁的老人,主要是因为吞入不适当的食物或杂质,形成胃内凝结物或结石,当胃炎性糜烂出血的时候,胃内进入大量含有丰富黏蛋白的食物,在胃酸作用下发生凝固形成了团核。随着胃蠕动不断缠绕,使团块不断增大也会形成胃石。柿子、山楂、黑枣、橘子、石榴这些水果可引起植物性胃石,尤其是未成熟的果实,鞣酸含量很高,吃生柿子的时候感觉这就是涩,就是鞣酸在作怪,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成鞣酸蛋白质,很难溶于水沉积在胃内,在于果浆及植物纤维等凝结成块后即形成胃石!其他的像较多毛发和难以消化的瘦肉,长期服用含无机化学药物或制酸剂,中药残渣以及药丸黏合剂等,都可在胃内沉淀形成胃石。


胃结石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胃结石的主要症状有上腹不适、腹胀、恶心、疼痛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泛酸、烧心等,严重的会导致吐血。由于节食对胃的刺激,引发胃黏膜溃烂。严重时可引起胃穿孔、腹膜炎,部分病人可合并胃溃疡。

如何治疗胃结石呢?

胃结石最常见的是植物性胃结石,未及时治疗可引发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甚至胃穿孔。

建议患者积极治疗,治疗方案如下:                   

1、胃镜下碎石治疗:将结石碎小至2.5cm以下,使其从小肠排出,或用网套套出;

2、口服果胶酶:需患者经常变动体位,以促进果胶酶融化结石

3、口服碳酸氢钠:促使结石变小并自然排出。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胃结石,植物性,胃穿孔,胃溃疡,胃石症,柿子,胃酸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