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差异预稀释的情况下,检测癌旁肝组织中的cccDNA水平,范围从 < 2 × 103至123.0 × 106拷贝/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ccDNA与HBeAg和血清HBV DNA水平独立相关(P < 0.001和P = 0.012)。
编者按:HBV cccDNA的定量评估对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发展至关重要。最近,发表在cancers上的一项台湾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新开发的一种肽核酸(PNA)钳制qPCR方法来定量cccDNA,发现癌旁肝组织的cccDNA水平与患者总生存(OS)以及肝外转移独立相关,无论患者是否获得了病毒学抑制。这表明在HBV相关肝癌中,病毒学抑制的患者可从新的旨在降低cccDNA的抗病毒药物中进一步获益。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在无差异预稀释的情况下,检测癌旁肝组织中的cccDNA水平,范围从 < 2 × 103至123.0 × 106拷贝/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ccDNA与HBeAg和血清HBV DNA水平独立相关(P < 0.001和P = 0.012)。
组织HBV cccDNA与临床病理和病毒学参数的多元
线性回归分析
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cccDNA是OS(P = 0.003)和无肝外转移生存(EMFS)(P = 0.001)的独立预测因素。
所有患者中,cccDNA < 2.0 × 103拷贝/克与较好的OS和EMFS相关(P = 0.031和P < 0.001)。在病毒学抑制的患者中,cccDNA仍可有效预测肝内无复发(P = 0.003)和无肝外转移的生存率(P = 0.009)。总之,cccDNA可以独立预测术后无肝外转移生存。值得注意的是,在33例术后血清HBV DNA检测不到且组织cccDNA < 2.0 × 103拷贝/克的患者中,随访期间无肝外转移发生。
聚集分布的HBsAg与较短的局部无复发生存(LRFS)相关(P < 0.001),弥漫分布的HBsAg与较长的LRFS相关(P = 0.013)。在HBV DNA检测不到的患者中,聚集分布的HBsAg依旧与较短的LRFS相关(P < 0.001)。
在术后血清HBV DNA检测不到的亚组中,HBsAg和cccDNA水平的组织分布模式可预测术后结局。
cccDNA水平与术后结局的关系
(A. 总体患者;B. HBV DNA检测不到的患者;
C. HBsAg组织分布模式与术后结局的关系)
肝霖君有话说
HBV相关肝癌术后的复发率较高,如果能有好的预测指标的出现将会帮助复发率的降低。该研究发现癌旁肝组织的cccDNA水平与术后患者总生存和无肝外转移独立相关,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清除肝内cccDNA是慢乙肝完全治愈的标准。然而对于cccDNA的检测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无标准检测手段,因此在慢乙肝的生物学标志物方面也在探索cccDNA的替代性指标,能否用到预测HBV相关肝癌复发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Hsu CW, Chu YD, Lai MW, et al. Hepatitis B Virus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Predicts Postoperative Liver Cancer Metastasis Independent of Virological Suppression[J]. Cancers (Basel), 2021, 13(3).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