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效治疗方法分为药物及手术,药物治疗比较方便,但随着病程进展,药物的敏感性越来越差,止疼效果也越来越弱。
“起初蛮怀疑的,牙痛跟脑外科风牛马不相及啊,还真给治好了!”今年75岁的王大妈,近日从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出院时,表达了感激之情。
生活中,不少人像王大妈一样不知道有这种病,一侧面部间歇性剧痛误以为是牙痛、偏头痛,结果跑错了科室,耽误了治疗,痛苦不堪。
“痛起来比生孩子还痛!一开始刀割样、电击样的剧烈疼痛突然发作,持续几秒、十几秒或几分钟后又突然停止。后来剧痛时间会延长,几分钟、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一小时,发作间歇期也变得不明显,感觉疼痛似乎持续存在。”提起延绵不息的牙痛,王大妈心有余悸。
王大妈身体一直很好,就是左边脸痛牙痛了有段时间了,这个脸痛牙痛很厉害,她说比生孩子还痛,先后到了好几家口腔诊所看效果都不好,还把一颗牙齿给拔了,结果还是痛。
图片来自摄图网
前一阵,她去了一家口腔医院,医生告诉她,可能不是牙齿的问题,很可能是三叉神经痛,让她到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去看看。于是,她挂了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助理雷兵主任医师的专家号。
“真属于你们科的疾病?”一开始,大妈还将信将疑。雷兵详细了解病史后,确定是典型的三叉神经痛。至此,从第一次牙痛发作到找到病因,她花了大半年时间 。
起初,给予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一个月多后,大妈住入神经外科病房,雷兵及麻育源副主任医师、杨开创主治医师等为其施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后,困扰王奶奶好一阵的脸痛牙痛终于消失了。
雷兵等在手术中(资料图)
雷兵说:在临床上疼痛分为0到10级,有的病人三叉神经痛刚开始发作时,带给人的疼痛感就能达到10级! “ 它是一侧面部发作性、间歇性疼痛 。疼痛的性质是像电击或刀割、针刺一样,和牙痛是有明显区别的,还有病人误以为是偏头疼。”
雷兵介绍,三叉神经痛是脑神经疾病之一,90%的情况是由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而引起的 。
“三叉神经为混合神经,是第5对脑神经,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支配脸部、口腔、鼻腔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并将头部的感觉讯息传送至大脑,三叉神经由眼支(第一支)、上颌支(第二支)和下颌支(第三支)汇合而成,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感觉和咀嚼肌收缩。”
三叉神经痛就是大家所说的“脸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出现这种症状是很容易与牙痛相混淆的。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就是疼痛发作多沿神经的走行分布。
发作时,患者受累的半侧面部可呈现痉挛性扭曲,发作终止后有时出现交感神经症状,三叉神经痛主要的症状表现为患侧面部先发白,然后潮红、结膜充血,并伴有流泪、流涕、流涎等。有时出现所谓三叉神经、面肌痉挛性痛性抽搐、植物神经症,这也属于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
雷兵说,正常情况下,三叉神经根周围就有血管,且二者距离很近。到了中老年后,血管开始越来越硬,加上大脑慢慢萎缩,导致血管和神经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就更容易形成压迫。这也是三叉神经痛在中老年高发的原因。不过,近年来发现,三叉神经痛也有向年轻人蔓延的趋势。
“除了年龄因素,基础疾病对发病也有影响。患某些疾病的人更容易得三叉神经痛,比如高血脂、高血压等。原理就是这些疾病可以在年龄的基础上,进一步导致脑血管硬化,从而增加了患三叉神经痛的几率。这种病症不会自然消失,出现对应的症状,千万不要忍着,应尽早就医治疗。”
雷兵表示,目前有效治疗方法分为药物及手术,药物治疗比较方便,但随着病程进展,药物的敏感性越来越差,止疼效果也越来越弱。到疾病后期往往需要加大药量才管用,甚至可能用到最大量都不管用了;外科治疗三叉神经痛最主要的手术方法是微血管减压术。用手术器械将压迫在三叉神经根上的血管分离开,使血管不再压迫神经根。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三叉神经痛,且立竿见影。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