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一遇的沙尘暴奇袭北京城,可致癌空气污染物,你了解多少?
3月15日早上,一场源于蒙古国、在12级大风的推动下翻山越岭、奔腾数千公里的沙尘暴奇袭了北京城,北京城六区的PM10浓度在3小时内从100微克/立方米快速升至5000微克/立方米以上(城六区超过8000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也一度超过400微克/立方米。
久违的漫天黄沙席卷北京,这一情景更是被有才的网友们做成了段子,一觉醒来,朋友圈的画风是酱紫:
图片来源:网络
是酱紫:
图片来源:网络
是酱紫:
图片来源:网络
是酱紫: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沙尘暴带来的空气污染,是否具有致癌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把含颗粒物的室外空气污染列为一级致癌物,即有明确致癌作用的致癌物,同样被列为一级致癌物的还有烟草、酒精、槟榔、中式咸鱼、黄曲霉素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可说是联合国旗下最有名的机构之一,负责全世界范围内的医疗健康和卫生问题,而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则是世界上关于致癌物最权威的机构之一。
因本次沙尘暴而导致数值攀升的PM2.5和PM10就属于可污染空气的颗粒物。
PM2.5和PM10有什么区别?
PM2.5一般指细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直径≤2.5 微米的颗粒物,其危险之处在于,这种直径的颗粒既容易出现,还可在空气中长时间停留,并通过呼吸作用进入到人体内的细支气管和肺泡。
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除了包含PM2.5这样的细颗粒物,还包括一些直径介于2.5微米和10微米之间的颗粒,这些颗粒有的沉积在上呼吸道,或进入呼吸道的深部,但无法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故危害程度不及PM2.5,但仍属于空气污染的主要危害。
本次沙尘暴的PM10超过8000微克/立方米是什么概念?
一般而言,浓度超过500微克/立方米就是‘爆表’,就是严重污染级别,‘爆表’以上则不再分级,8000多微克/立方米可以说是极其严重,已经影响到能见度。
那么,平常的北京又是什么样呢?
下图是2020年北京市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数据:
图片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2020年,北京PM2.5、PM10、NO₂和SO₂年平均浓度分别为38微克/立方米、56微克/立方米、29微克/立方米和4微克/立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PM2.5、PM10、NO₂和SO₂都是致癌化学物质。
其中,PM2.5浓度首次实现“30+微克/立方米”,与国家标准(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进一步拉近;
PM10、NO₂自2019年开始连续两年达到国家标准(M10:70微克/立方米、NO₂:40微克/立方米);
SO₂则稳定达到国家标准(60微克/立方米)。
可以看到,北京因本次沙尘暴而急剧攀升的PM10和PM2.5,与去年年均数据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PM2.5和雾霾是一回事吗?
很多人会把两者混为一个概念,认为雾霾和PM2.5是同一种东西,其实PM2.5只是雾霾的其中一部分,而造成混淆的原因在于,PM2.5颗粒物是构成霾的主要成分,对人体的伤害最大,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所以治理雾霾的关键就是解决PM2.5问题。
除了PM2.5,雾霾还含有环芳香烃、致癌重金属、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致癌化学物质,如果长期大量吸入这类化合物,可导致基因突变,并增加肺癌发病率。
空气中的细小颗粒会造成长期慢性肺部伤害,在重度空气污染情况下,人所吸入的各种物理颗粒和化学物质也会造成肺部细胞损伤,肺部细胞需要通过分裂增生来修复。
长期的空气污染会造成肺部不断循环的“损伤—修复”过程,导致大量细胞分裂,而每一次细胞分裂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分裂次数越多,患癌的可能性越大。
因此,空气污染会导致肺部加速老化,从而增加患肺癌的几率。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称,大约有 1/3 的癌症死亡原因都是吸烟、肥胖、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缺乏体育锻炼以及酗酒。
因此,尽管含颗粒物的室外空气污染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但其严重性仍不足以作为主要致癌因素。
后话
过去,北京地区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土壤尘(沙尘和扬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等,这些污染源曾一度使北京遭到沙尘暴和雾霾的肆虐和侵袭,并频频登上互联网热搜。
图片来源:网络
近年来,为了树立国际化大都市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北京市政府和其他机构大力出台了各种政策,并实行严格管控,使北京摆脱了“沙都”和“雾都”的恶名。
可喜的是,2021年1月,北京市空气质量总体较好,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全月优良天数比率77.4%,无空气重污染日。
最后再提醒一下,想要达到防癌的目的,并降低总体的癌症发病风险,仅靠改善空气污染远远不够,还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除烟酒、多吃蔬果、勤加锻炼、少吃高盐、腌制食品等。只有多角度对症下药,人类离战胜癌症才会更近一步。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