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肝护肝,防治结合,遏制肝炎
提起肝炎
人们最先想到的
一定是可怕的传染性病毒肝炎
在它们家族中
罪无可赦的当属
乙肝病毒
在中国,每3个人就有1个曾被感染
大部分人会自愈,甚至获得免疫力
但又有7000万人正携带乙肝病毒
无法自愈或根治
有发展为慢性乙肝甚至肝癌的可能
母婴传播,是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
且发病年龄越小
越容易变成慢性肝炎,预后越差。
对抗乙肝,疫苗是关键
我国自1978年起实行计划免疫接种疫苗,从四苗防6病开始就有乙肝疫苗,2007年的10苗防12病又增加了甲肝疫苗。
如今,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1992年的9.7%降至2014年的0.3%。摘掉了“乙肝大国”这顶沉重的帽子。
尽管取得了这样瞩目的好成绩,我们还是不能放松警惕性。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
2020年各地报告的传染病数发病率,乙肝和流行性感冒双双名列第一,为81/10万。
除了病毒性肝炎
还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儿童肝损伤?
排除了病毒性肝炎之后,还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肝功能损害呢?感染性的,中毒性的,代谢性的,营养性的等等。只是这肝炎并非那肝炎,只有通过化验检查才能把它们甄别开来。
其他病毒,也会引起小孩子肝功能损害。例如肠道病毒家族的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等。
细菌毒素,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的内毒素,在引起了炎症风暴之后,大量的细胞因子释放,肝脏等重要生命器官受到了重创,也会造成肝炎。
重金属超标,例如隐藏在化妆品当中的铅,环境中的汞,镍,砷,微塑料颗粒等都可以引起中毒性肝炎。
某些药物引起药物性肝炎。例如治疗小孩发热用的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治疗小儿癫痫常用的丙戊酸,细菌感染经常使用的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中草药过量也容易引起肝脏损害,例如通便用的番泻叶,黑发用的何首乌,泡脚用的艾叶,做菜用的白果等等。
罕见病,例如肝豆状核变性就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些病人无法排出身体里的铜,异常的沉积在体内,肝脏型发病较早,约11岁,脑型迟一些大约19岁。
糖原累积病,是由于糖原合成和分解所需要的酶缺陷引起的糖原代谢病。表现为肝脏增大,低血糖,肌肉萎缩。
这些病发病早期和肝炎非常相似,必须擦亮眼睛才能够找到他们的真正根源。
在今年的3.18护肝日到来的时候,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是否曾经伤害过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来不休息的肝脏。
撰稿人:李珊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丛玲带你看名医》团队编辑整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