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肠癌诱发感染,患者还可排出脓液混合样血便,甚至是直接排出脓血。
“大肠癌”顾名思义,它就是出现在肠道内的恶性肿瘤,其包括了结肠和直肠的癌变!
数据调查显示,大肠癌发病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排在第三位,死亡率却高居第二位。
而我国,正是大肠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且近些年发病率总体呈现出上升、年轻化趋势,已经成为仅次于胃癌、食管癌的第三类恶性消化道肿瘤!
仅仅是2018年当年,我国新被确诊的大肠癌患者就达到了37.6万,死亡患者有19.1万。按照这一数据计算,我国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远低于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
在全部的大肠癌患者中,85%以上确诊时就已经到了晚期!
之所以会如此,除了和大肠癌早期症状不够典型有关外,更多的则是国民对肠癌警惕意识不够、我国防癌筛查普及严重不足。很多患者即便是出现了症状,也抱着丝丝侥幸心理,认为就是普通的肛周疾病,进而耽误了检查!
殊不知,当以下几个症状来报道时,恰恰就可能与肠癌有关:
1、大便习惯改变:
通常情况下,每个人都会养成独特的大便习惯,它可以出现在全天任何一个时段,只要是有自己的规律性、一周大便次数多于2次,就属于健康表现。
但是,如果近期大便习惯突然发生变化,比如一天内有多次大便排出,每次都有排不净、里急后重感,又或者是出现了腹泻便秘交替的表现,这都可能与肠癌刺激肠道黏膜有关;
2、大便形状改变:
和结肠癌相比较,直肠癌患者更容易出现类似症状,比如排出扁条、小细条的粪便,又或者是大便过于干结,在排出时大便一侧有明显凹痕、血痕等,这就应当提高警惕。
因为肠道癌变在形成癌肿之后,大便通过时肿瘤会对其产生压迫,以至于大便的形状发生改变。
同时,由于癌肿异常占位,患者每次大便过后,往往会有拉不干净的错觉;
3、黑便:
肠癌在发展中可能会有出血,这包括了癌肿表面血管破裂出现、侵及肠道黏膜血管出血、肠穿孔出血等。
如果患者癌变的部位距离肛门较远,早期出血后并不会直接排出血液,血液长时间在肠道内堆积发生分解和氧化,血红蛋白会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
所以患者会排出黑色、柏油样的粪便,特别是结肠癌患者尤为多见;
4、血便:
除了会有黑便之外,无论是结肠或直肠癌发展到中晚期后,患者都可直接排出血便。在直肠癌的早中期,患者就可能会有血便排出。
如果出血量较小,一般患者用肉眼难以观测和发现,但是如果出血较多,患者就会排出血液、粘液混合样粪便,血液呈现出暗红或深红色。
一旦肠癌诱发感染,患者还可排出脓液混合样血便,甚至是直接排出脓血。
以上四个症状到来,千万不要犹豫,应积极就医进行筛查,即便是和肠癌无关,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症状表现,比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目前来说,临床常用到筛查大肠癌的手段,多是肛门指检、肠镜(普通、无痛)等,大家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选择。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