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起“全球应对乳腺癌倡议”:希望在未来到2040年,每年可以将乳腺癌死亡率降低2.5%,将挽救250万人的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 )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2020 年,预测全球新增癌症患者共计 1,929 万人。其中,乳腺癌已经超过肺癌成为全球新增患者最多的癌症,全球新增人数达 226 万,其中 19% 在中国。
面对“全球第一大癌”,我们应该如何防治呢?本期邀请到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专家为大家进行科普。
本期专家
刘真真 乳腺科主任 主任医师
闫 敏 乳腺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李连方 乳腺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王承正 乳腺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超重肥胖、吸烟喝酒、不健康饮食、辐射暴露、生育推迟、不选择母乳喂养等,各种因素导致中国乳腺癌发病人数不断增多。
而且,中国大约有一半的女性乳腺组织为致密乳腺组织,脂肪少、腺体多。这一类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且不容易及时发现。
因此,我们更有必要重视乳腺癌问题。刘真真主任说:“乳腺癌的早诊早治至关重要。早期乳腺癌通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可以实现完全治愈,提高女性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能大幅度减轻病患家庭的医疗负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闫敏副主任表示,如果发现以下这些持续和无法解释的迹象和症状,请前往肿瘤专科医院,进行临床检查。
1、乳房肿块,或乳房形状的任何变化
2、乳房肿块变大并且/或变硬
3、腋下淋巴结肿大
4、其他有可能和肿块同时(或单独)出现的乳房问题:湿疹、乳头回缩、皮肤凹陷、溃疡、乳头分泌物(特别是血性分泌物)。
多年来,美国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保持在 90%,我国达到83%,大多数人患乳腺癌后都能治好,得益于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筛查可以让乳腺癌在更早的时期被发现,从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还能使一些患者免于遭受切除乳房的治疗方式。那么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应该怎样选择筛查方法呢?
王承正副主任推荐非高风险人群这样筛查:
01
20岁-39岁
02
40岁-70岁
03
70岁以上
注意,如果你有以下情况,需要让专科医生评估乳腺癌高危风险:
1、有乳腺癌家族史:多名亲属患有乳腺癌或者亲属很年轻就患乳腺癌;
2、有乳腺良性疾病史:如复杂性囊肿、复杂性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硬化性乳腺病等。
3、未生育或者35岁以后才生育。生育后未哺乳,多次人流史、性生活不和谐等;
4、月经初潮早,比如12岁以前;闭经晚,比如55岁以后;
5、外源性雌激素的摄入:雌激素替代疗法等;
6、社会及职业因素:电离辐射,工作压力等。
如确认为高危人群,需听从医生的筛查建议。
李连方副主任说,除了定期筛查外,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① 戒烟限酒。
② 不熬夜不久坐,保持健康体重。
③ 每周至少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④尽量在 30 岁前生育。
⑤母乳喂养至少 6 个月。
⑥慎重选择围绝经期的雌激素补充治疗。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