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80%的心血管疾病和40%的肿瘤本不该发生,都因为你不会生活!

2021-03-16   邵逸夫医院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生活方式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并且不像药物、手术治疗一样存在适应症、禁忌症等,是可以在任何时间开始、被任何人所利用的“治疗”方法。


心血管疾病和肿瘤

一直是人们闻之色变的疾病

其实只要做好一件事

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远离它们

这件事就是很多人都忽略的健康生活!

生活方式是所有治疗的基础,   并且不像药物、手术治疗一样存在适应症、禁忌症等,是可以在任何时间开始、被任何人所利用的“治疗”方法。  
 
《2016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明确提出,   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力活动以及心理压力   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这些生活方式易诱发疾病

01  
运动太少,人越来越懒

运动太少了,变成懒得运动。 整天坐在椅子上,运动少、活动量小。 即使运动,经常锻炼的还都是退休老人,中年人是人群里边锻炼率最低的。
由“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编委会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83.8%都没有运动习惯,只有11.9%的人每周运动3次以上。
但,缺乏运动锻炼是世界卫生组织总结的全球第四大死因。

02  
大鱼大肉,果蔬吃太少

改革开放前, 人们都担心的是如何避免营养不良,哪里有这么多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症。 可现在,大鱼大肉成了常态,反而肥胖、心脏病、脑梗高发。
而且,太多人每天没有吃够一斤蔬菜、半斤水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2013年中国25岁及以上人群水果摄入不足的归因死亡分析》的研究发现,大多数人水果的日常摄取量,远低于每天200-350克的推荐标准,只有40.7克。
 
03  
条件好了,油吃得超标

很多人平时吃得太油腻,油摄入超标,大大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2017年有统计显示,我国八成家庭对油的摄入量超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食用油的摄入量推荐是每人每天25-30克,而目前我国的水平是每人每天42克左右!
高油、高脂肪、高胆固醇,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长期血脂异常可引起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肾动脉硬化等疾病。
国家卫健委已经提出“ 三减三健 ”的健康生活方式,减油,每天别超30克。

04  
中年发福,腰越来越粗

中年发胖,不是“发福”,其实是“发祸”。 发胖会带来很多问题,高血压、高血脂等。 年轻时没什么太大感觉,但十年以后,心、肝、肾、脑都要受到影响。
而且,胖人的患癌几率更大。 2016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的文章,通过检索超过1000篇研究论文,发现有充足证据表明,脂肪超标与13种癌症的发生有关:
结肠癌、食道癌、肾癌、子宫癌、乳腺癌、胃癌、肝癌、胆囊癌、卵巢癌、胰腺癌、脑膜瘤、甲状腺癌、多发性骨髓瘤。
 
05  
盐吃多了,爱好重口味

臭豆腐、卤鸡蛋、宫保鸡丁、水煮牛肉……这些 “重口味”食已成为了中国人的饮食常态,但油脂高、调味料更是多,不小心就吃多了盐! 随之而来的就是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2017年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全球健康》给出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五分之四被调查群体每日平均盐摄入量12.5g,是中国膳食指南规定(6g)的两倍多。 而过量摄入盐,正是高血压、心脏病、肾病、中风等疾病的重要成因之一。

06  
戒不掉烟,寿命少十年

在2012年,《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就曾提到: 吸烟者中将来会有一半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要比不吸烟者缩短10年!有充分证据说明吸烟可以导致冠心病。
吸烟更是成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致命因素。 香烟烟雾中的尼古丁、一氧化氮、一些氧化物质会导致交感兴奋、心率血压升高、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
 
07  
习惯熬夜,患癌风险大

晚上你几点睡觉? 熬最晚的夜,缺最多的觉,越来越多国人加入主动熬夜大军。 但长期熬夜比你想象中大。
熬夜会导致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乱 ,使得细胞代谢异常,影响人体细胞正常分裂,导致细胞突变,提高患癌风险。
 
08  
压力太大,多负面情绪

吃得再好、保养得再好,可能也抵不过负面情绪带来的伤害。 压力大、生气、悲伤、郁闷……负面情绪就好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毁掉身体!
情感的不同反应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并不会使人发病。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性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便会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

 

做到8句话,远离疾病!

01  
每天喝够一杯奶


很多人把牛奶当成营养品,而非必需品。 其实,牛奶本来是我们日常膳食中很重要的一类食物,每天都应摄入。 牛奶的营养几乎是全方面的,钙、脂肪、蛋白质等均较为丰富。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建议, 牛奶以及奶制品每日推荐摄入量是300克。 就拿普通的200毫升的袋装奶来说,每天喝一至两袋也就足够了。

02  
久坐一小时要活动


久坐少动者,血液循环减缓,血液黏稠度也会增高,气血循环受阻,自然各种疾病也容易出现。
每久坐1个小时就起来活动5-10分钟 ,工作再忙、游戏再有趣,连5分钟时间都不肯给健康让路,真的就说不过去了。

03  
每天喝水不少于一升


感觉口渴再喝已经晚了!
在没感到口渴时就要少量多次主动喝水,而且喝水没有最佳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可早晚各饮一杯,其他在日常时间里均匀分布,每次200毫升(一杯)左右。
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7-8 杯(1500-1700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04  
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的饮食方式已经提倡了很多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倡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荐每天摄入 300-500 克,深色蔬菜应占 1/2;天天吃水果,推荐每天摄入200 -350 克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05  
每天吃一把坚果


常吃树坚果,可起到“齿宜常叩”之效,又收“津宜常咽”之功,再加上坚果食品营养丰富,脂肪含量高、蛋白质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06  
每天运动一刻钟


2020年7月,剑桥大学研究团队在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全球健康》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全球范围内,适度运动每年让390万人免于过早死亡,运动预防了15%的过早死亡。而在中国,适度运动每年避免了超过100万人过早死亡,预防了18.3%的过早死亡。
上班路上骑自行车,晚饭后出去快走、慢跑…… 太多的运动方法了,只是在于你去不去做。
07  
晚上十一点前入睡


睡眠是一件自然而又必不可少的事情,别在熬夜中折损健康、折磨精神,这样不值!
还是早点睡觉吧,超过23点睡觉算熬夜。
 
08  
保持一份好心情


以前我们常说要“管好嘴,迈开腿”,但现在也要告诉大家还要“安顿好心,调整好情绪”,凡事看开点!
尤其对女性来说安顿好心,情绪稳定一点,更关键。
其实,很多惹得我们情绪波动的事情 ,回过头来看,都是小事。
参考资料:  
①2016 European Guidelines on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DOI:http://dx.doi.org/10.1093/eurheartj/ehw106,European Heart Journal Advance Access published June 8,2016
② 齐金蕾, 刘韫宁, 周脉耕, 等. 2013年中国25岁及以上人群水果摄入不足的归因死亡分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7, 38: 1038-1042.
③2017-06-06健康时报《健康生活“三减三健”》
④Body Fatness and Cancer — Viewpoint of theIARC Working Group. N EnglJMed. 2016;375:794-798
⑤Health effects of dietary risks in 195 countries ,1990-2017:a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⑥2013-03-28健康时报《熬夜族,各科医生都担心你》
⑦2016-10-11 健康时报 《一颦一笑也养生》
⑧2017-02-14 健康时报《久坐伤身伤在哪儿》
⑨2018-02-27日健康时报《防癌:坚果可以吃一点》
⑩Tessa Strain, et al.Use of the prevented fraction for thepopulation to determine deaths averted by existing prevalence of physicalactivity: a descriptive studys.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020.
来源:健康时报
审核:邵逸夫医院 全科医学科
此内容已获授权
经邵逸夫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心血管疾病,摄入量,肿瘤,运动,膳食,情绪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