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又有医生离世!背后的辉煌击痛所有人

2021-03-16   急诊医学资讯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医务人员紧缺是非常关键的制约因素,没有足够的人力保障,谈增加休假、谈改变值班,应该还是很难很难。


 

每当发生这样的事情,学医人的内心是沉重的。


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试图拖住自己往前冲的步伐。过了之后,却又是新的起点。


2021年3月3日,重庆市运动医学学术技术带头人、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重庆著名骨科专家、重医附二院骨科主任尹良军教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50岁  

 

尹良军教授和他的病人们 

在尹良军的办公室中,珍藏着一本泛黄的中医书籍。他说,这是一名姓刘的老病人悄悄放在他办公桌上的。他打开时,发现书中有一页专门折了起来,上面是一则写有如何减缓疲劳,让头发变黑的药方。

原来,  尹良军因长期加班,头上早早长出了很多白头发  。这名老病人看在眼里,便找机会给他送来保养的药方。

“只要用真诚对待病人,病人也会用真心回报你。”尹良军说,病人的信任是对他工作最好的回报。

说起和病人之间的关系,尹良军讲了这样两个小故事:

一天深夜12点,他已进入睡梦中,突然被电话铃惊醒,一名病人家属在电话称,他的父亲不慎跌倒刚送到附二院,点名要“尹医生”给他治病。

原来之前这名老人骨折后患上严重肺炎,危及生命,正是因尹良军所在的骨科联合心内科、呼吸内科多个科室全力抢救后,老人才重新恢复了健康。他对尹良军的医术和医德一直赞不绝口,再次摔倒后,便指定要他来治。

“打车也得赶来,不然对不起这份信任。”  当晚尽管不当班,尹良军仍旧在深夜起床打车,从家里赶到了医院。


2008年,尹良军和同事们是第一批赶到地震灾区德阳的医务工作者,尹良军的父母和10多位亲戚都住在都江堰。地震发生后,在赶赴灾区的路上,他一刻不停地挨着给每个人拨电话,但一直无法与年过七旬的父母联系上。5月15日晚,尹良军随救护车赶往德阳市人民医院转移灾区伤员。看到那里急需骨科医生,他当即决定留下来参与抢救。

5月18日,尹良军刚完成在德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抢救任务,又得知附二院已接收了几十名灾区伤员。由于医院已抽调了很多医护人员前往灾区,人手严重不足。尹良军脱下手术服便往回赶,听到他与其他亲友通电话,同事才知道地震后尹良军还一直没有与父母联系上。

5月20日下午,正在救治伤员的尹良军终于得到了父母亲的消息:  他的父亲在地震中有20多处受伤,由于身边没有人照顾,两位老人当天从都江堰步行5个多小时前往郫县避难。放下电话,尹良军转身又进了手术室。他说:“我的父母也是灾民,我只有安置好每一位伤员、做好每一台手术,才有脸回去见父母!”

 硕果累累,天妒英才 

尹良军教授历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副主任、主任、外科学教研室副主任,曾任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关节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全国委员、重庆市运动医学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医学会运动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等数十种国家级、市级学术职务。


尹良军教授成绩斐然,在重庆地区率先开展微创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开展膝、髋、肩、肘、腕、踝关节的全关节镜下手术,利用微创技术治疗各种关节腔内病变、骨折和韧带损伤,尤其在肌腱损伤微创等亚专业组实现全国领先并阔步走进国际视野,立并在国际上命名PRBT理论及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了跟腱、韧带断裂的微创修复重建效果和手术安全性。

 “兄弟一路走好”——同窗战友痛悼 

悼念同窗战友尹良军教授
旦夕间,尹良军兄弟以如此突然的方式离我们而去,留下风烛残年的父亲、刚成年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和深爱他的妻子,就这么悄声无息的走了,他的骤然辞世,让人惊愕、悲痛。  
 

 
良军1989年以优秀的成绩考入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最后以优异成绩留校在大坪医院骨科工作。他随后又回到母校第三军医大学,硕博连读,成绩优异。并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西安大略大学London Health Sciences Centre和香港中文大学附属玛丽医院等国际著名医学中心进行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的高级研修。  

 
 
自2007年转业来到重庆医科大学骨科工作,在这里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爱院如家,每天朝五晚九,有时一周要做十多台手术。但他从不倦怠,有一个病人回忆说在尹主任给自己完成手术并出院之后,“让我每三个月发一次短信,关心我的情况,嘱我平时多锻炼,多按摩”,除了手术更关注的病人整体恢复,这里透露出医生的仁心与情怀;正如他的病人对他的评价:“您的微笑,像春天般温暖;您的细心,像亲人般体贴”、”对病人耐心,服务态度好,是一位敬业的好医生!“,更多的患者在好大夫网站上留言:”真心祝福尹医生好人好报!“。我想在行医路上,良军也会有委曲或艰难,但他从不抱怨,也从不言弃,因为他的心中有患者,只有患者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医生
你们太累了 

现在的医生,没有哪一个岗位是绝对轻松的,医疗容不得半点马虎。很多医生在青壮年时猝然离世,导致此类事件频繁发生的原因,是长期的连续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且得不到足够的休息。  医生也是血肉之躯,也经不起这种长期高负荷工作。

戳心的问答-知乎截图


医生每天都是拿自己的健康换取别人的健康,他们救死扶伤,却保障不了自己生命安危!
                                     

医生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了解一下?


特别是三级医院,简直是一直处于“战时状态”,大多数(72%)有着超级神肝称号的医生都出自这里,其中每周工作超过80小时的也不在少数。


你的肝咋样?
 
数据来自2017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


同时,医生还是一种与假期无缘的生物,休假是不可能休假的,患者的病痛又不会放假,也就是不停地加班才可以勉强完成工作的样子。


你休过年假吗?
数据来自2017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


这个种群中还有一种堪称“神奇生物”的分支——“住院总”,所谓住院总啊,就是24小时总是在医院,以院为家,住在医院的意思。


你的神奇生物图鉴(素材来自网络)


医生加班影响患者预后吗?


有一项试验将住院医师分为轮班16个小时内的标准值班组和超过16个小时的弹性组,统计了他们一年工作时间里负责的患者的预后情况。


结果发现加班再长时间,作为医生的责任也是不会落下的

有啥影响?
两组患者30天死亡率差异在1%以内(非劣性上限)


而7天再入院率、患者安全指标、医疗保险支付等次要终点的差异也在1%以内。


所以这个研究是想证明啥,可以放心地使劲压榨住院医生吗?反正也不会对患者预后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是的但是,主刀医师在重大的手术前还是要好好休息的,不然手术过程中出现感染、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的可能性就会增加2.7倍。

最熟悉加班的中国医生就是用着有限的生命加着无限的班才负担起这么多人的健康责任的啊。

医生的预后呢?

又有多少人会去关心?


工作可分很多种,有费体力的,有耗心神的,有些相对比较轻松如门卫,而有些比如外科医生就必须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一场手术下来,身心俱疲。


所以长时间加班的医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极限压榨自己的身体,这必然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损耗。



承担了14亿人的健康的这个职业,仿佛把病痛都转移到了自己的的身上。


根据权威调查,4032名受访医生中,25%患有心血管疾病,约50%有高血压,40岁以上医生的患病率比常人要高一倍。


绝大多数医生认为工作对自身的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你健康(幸福)吗?
数据来自2017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

而这些归根结底是睡眠时长与质量的问题,根据2017年的《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显示,超八成受访医生有睡眠问题,尤其是熬夜和失眠,大多数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而这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增。

发布在JACC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与每天睡7-8个小时的人相比,睡眠时长不足6小时的人其全身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提高了27%


你的血管还好吗?
Framingham评分(心血管风险)与睡眠时长的关系

生活那么艰辛,难得有美梦来安慰,却又要不断地被唤醒,这也是医生值班时候最烦的一个问题,不仅仅是精神上受到困扰,连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增加34%了。


每次被叫醒时你想到了什么?
Framingham评分(心血管风险)与睡眠片段化指数(SFI)的关系

最后的最后
我们仍然寄予希望

医生无疑需要不断进步,取得行业内的持续成果也是需要的。但是,在救死扶伤的本职工作中、在个人专业技术增长历练的路途中,更需要的是健康保障。

业内呼声比较高的两个举措:

一、增加休假时长
国家法定节假日,很多医护是要在医院值班的,没有得到正常的休息。一年365天,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医院度过,医护人员急需正常的节假日。如果节假日不能满足,可否落实调休、补休制度?
                                    
二、改变值班模式
在国内常见的一种值班方式是24小时全天值班,从早上8点(实际可能7点就开始了),到第二天8点下夜班,但实际中可能要第二天的中午甚至下午才能下夜班,如果遇到急诊手术,可能连续48小时待在医院。这种“白连夜、夜连白”的值班制度,长期下来,往往给医护造成不同程度的健康损害。同时应给予医护人员定期体检,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防微杜渐。

当然,医务人员紧缺是非常关键的制约因素,没有足够的人力保障,谈增加休假、谈改变值班,应该还是很难很难。

愿逝者安息
愿大家都有个好的身体
工作要做,希望你也多多管理好自己的健康


重医附二院,尹良军,离世,骨科,主任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