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的病人进行补液治疗时,必须考虑其心脏对容量负荷的承受能力,不可过多过快补液,以免造成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或肺水肿等。
除额外丢失的体液需追加补充外,一般病人的补液量需按体重计算:
成人按照40~60ml/(kgd)计算;
小儿按照60~100ml/(kgd)计算。
也就是说,年龄越小、体重越轻的病人单位体重的补液量较多;而年龄越大、体重越重的病人单位体重的补液量较少。
如果一位成年病人体重为50kg,那么他的每日补液量应是(40~60)ml×0=2000~300ml,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如出汗多少、尿量多少、血压高低等判定补液量;如果是一位体重为10kg的小儿病人,则其每日的补液量应是(60~100)ml×10=600~1000m,再根据病儿的情况决定补液的量与补液的速率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病人,因为手术中需进行血液稀释,造成血液渗透低,加之使用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造成机体的水钠潴留,术后心功能也较差。因此,手术后的补液量一般只能为计算出的补液量的1/2~2/3,同时还要根据纵隔或胸腔引流液的量加以调整。
如果病人发热、应用呼吸机、尿量较多等均应增加补液量(成人300~500ml、小儿200~300ml)。对于大面积烧伤、大块软组织挤压伤等,由于可造成大量血浆渗出或严重的组织液积聚等,均应根据病情适当增加补液量,有时要增加补充全血或血浆白蛋白等。肠梗阻或肠麻痹的病人由于肠腔内有大量的液体积聚,可造成循环血量的不足,也应增加补液量。在补液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电解质的补充,尤其是应用大量利尿剂后,病人排出大量尿液与电解质,如不及时补充,可造成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心功能不全的病人进行补液治疗时,必须考虑其心脏对容量负荷的承受能力,不可过多过快补液,以免造成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或肺水肿等。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