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显示,一批药企在贵州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提交了取消药品中标/挂网资格的申请,并承诺自取消之日起,该企业同品规产品两年内不得参与我省药品集中采购活动。名单如下:
在招采和医保的组合拳下,国家带量采购未中选品种降价的“多米诺效应”,已经开启。随着国家集采的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未中选品种迎来残酷的价格“厮杀”。而没有中标的产品,必须面临与原研药、未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一同争夺国采剩余的市场,采购方式是由各医疗机构采购省标的其他中标、挂网品种。这其中的辛酸就人艰不拆了。
带量采购没中标,市场份额大幅缩小,只能大幅压缩销售费用来维持利润企业。还要和竞品拼价格,拼推广能力,而且是在有限的市场里面激烈厮杀。随着竞争的日益白日化,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被淘汰或者选择主动退出市场竞争。
除了过评未中选产品,影响巨大的还有未过评产品。根据政策要求,“同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达3家以上的,暂停采购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所以,对于那些负责未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的医药代表而言,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因为他们只能被动的退出市场。
此外,根据国家药监局要求,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含基本药物品种在内的仿制药,自首家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的相同品种原则上应在3年内完成一致性评价。
本文版权归赛柏蓝(ID:Mic366)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