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文规定「医院应当建立分析制度,编制年度预算分析报告和财务分析报告。」内容非常专业且范围广,我将分几篇章来说明,重点放在财务报告的九项分析上。
财析制度
第三十一条 医院应当建立分析制度,编制年度预算分析报告和财务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预算报告。
预算编制分析。反映医院业务预算、收入费用预算、筹资投资预算等预算编制情况。
预算执行分析。反映医院当期收支预算执行进度,预算执行差异原因分析。
预算结果评价。全方位综合评价医院当期预算完成情况。
(二)财务报告。
财政保障水平分析。反映医院当期收到的财政补助情况及财政补助支出进度。
医疗费用控制分析。反映医院当期医疗费用控制情况及采取的措施。
盈余分析。反映医院除来源于财政项目收支和科教项目收支之外的收支结余水平,体现医院财务状况、医疗支出的节约程度以及医院管理水平。
收入费用结构分析。反映医院收入费用结构的合理性,使用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以及人员经费占比、管理费用率等指标。
成本管理能力分析。反映医院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耗费的成本水平,使用门诊收入成本率、住院收入成本率、百元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等指标。
偿债能力分析。反映医院当期使用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使用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
资产运营能力分析。反映医院当期期末资产规模、结构、收益及质量情况,使用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
发展能力分析。反映医院通过各种经济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情况,使用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等指标。
工作效率分析。反映医院的病床、医疗设备利用率及出诊医生的工作效率情况。
(三)其他情况说明。
会计核算分析。反映医院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内部控制分析。反映医院的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建设及实施情况。
绩效考核分析。反映医院预算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当期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其他分析。会对医院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以及其他需要分析的事项。
黄超吾老师解读
本条文规定「医院应当建立分析制度,编制年度预算分析报告和财务分析报告。」内容非常专业且范围广,我将分几篇章来说明,重点放在财务报告的九项分析上。
九、工作效率分析。
反映医院的病床、医疗设备利用率及出诊医生的工作效率情况,并与上期比较分析。主要包括: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平均每医生门诊人次、平均每医生当期出院人次;平均每床日占用固定资产金额、平均每床日占用医疗设备金额。
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和平均住院日三个指标是医院工作效率与管理情况的晴雨表。
其中病床使用率和病床周转次数是直接反应病床利用情况的主要指标。
病床是医院收治病人的基本装备,是医院规模的计量单位,也是医院经济效益的基本核算单位。分析和评价病床的使用情况对评价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使用率低说明病床有空闲,利用不充分,使用率过高也不好,太高说明病床负担过重,影响病房管理给医疗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但分析病床使用率和平均病床工作日只能说明病床的工作负荷情况,不能说明病床的工作效率。如一个病人长期不出院,从病床使用率看是高的,病床没有空闲。然而不能认为病床工作效率高,因为它只为一个病人服务。因此,全面分析病床工作效率,必须把病床使用率与病床周转次数结合起来评定。
在一定时间内,病床周转次数多,说明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少,床位利用率高。在日常进行的统计分析中,我们通常要将病床使用率,平均病床工作日,病床周转率结合起来评定。(王建秀整理,徐洁,中国病案2007)
(一) 病床使用率(beds rate of utilization of hospital beds;utilization of hospital)是反映每天使用床位与实有床位的比率,即实际占用的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的总床日数之比。
公式: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
1.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之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在内。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 作为实际占用床位1天进行统计。
2.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
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 包括消毒和小修理等暂停使用的病床,超过半年的加床。 不包括因病房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病床。
(二) 病床周转次数是指一定时间内平均每张病床出院人数
公式:病床周转次数(全院)=出院人数÷平均开放病床数
病床周转次数(科)=(出院人数+转往他科人数÷平均开放病床数
周转次数院内考核不应该统一标准,如产科、儿科、外科受病种影响夲身特点就是周转快,康复科、肾病等慢性病人多周转慢一些,可以依据各科室制定具体的标准。
病床使用率和病床周转次数的关系
影响因素:包括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门诊和病房配合,病房管理情况、入院病人疾病分类情况等。
(三) 平均住院日
公式: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
1. 出院病人占用总床日数:
指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之总和。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的住院床日数。
2. 出院人数:
住院后出院患者的人数。包括医嘱离院、医嘱转院、医嘱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非医嘱离院、死亡及其他人数。
(四) 指标分析
公式: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病×日历数÷病床周转次数。
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近似等同于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从以上公式来看,平均住院日也可以说由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决定。因此,降低平均住院日应建立在加快病床周转次数,提高病床使用率二者兼顾的基础上。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