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鹏医生: 新冠疫苗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2021
03/15

+
分享
评论
周鹏心视野
A-
A+

疫苗大规模接种背景下的新冠,不再是什么“洪水猛兽”。

病毒“地球村”(36)

——新冠疫苗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核心提示

新冠疫苗的研发及临床应用,还面临前进中需要解决的IV期临床试验、能否降低新冠病毒的可传播性和对抗病毒变异三个重要问题。

新冠疫苗研发(R&D)的”闪电式“开发和临床紧急应用,即是当代生命科学和横断科学”三论“即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工程论相结合的结晶,又将生命科学与横断科学的“三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顶峰。

但新冠疫苗还面临以下三个重要问题:

IV期临床试验

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药物、疫苗和治疗手段,对疾病的长期预后不一定都是好的。因此,都面临长期安全性和得益问题,这就是药物、疫苗上市后或某种治疗手段应用后,长期的安全性监测——即IV期临床试验。

在药物方面,药物上市后,通过长期安全性监测发现问题的例子,并非鲜见:比如,历史上的“反应停”事件和“拜斯停”事件,大家可以百度或谷歌一下。

药物是用于患者,相对于整个健康人人群,患者毕竟是少数,因此对于新治疗药物的IV期临床试验,涉及的是数十万人规模(见下图)。

因为大部分疫苗是主要是用于预防目的,而健康人对新冠普遍易感,因此,新冠疫苗是用于健康人人群,这个群体太庞大,所以,新冠疫苗的IV期临床试验,规模巨大。

近当代史上,疫苗上市应用后,不是没有出过问题,所幸,通过比药物更加严格的、上市后的长期安全性监测,问题被解决。

新冠疫苗,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闪电式研发的出疫苗,它们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分别在数万人规模的III期临床试验得到充分肯定,在对数百万人、千万接种疫苗的人群中,目前的监测结果表明也是很安全的,但新冠疫苗的IV临床试验,不仅仅是大规模人群中短时间的安全性问题,而是长期的安全性问题。

目前,无论是外国疫苗还中国疫苗,可以说IV期临床试验才刚刚开始。

——新冠疫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Long way to go!


能否降低新冠病毒的可传播性

理想的疫苗,不但能明显保护、降低危重症、重症、和中轻症患者,而且应该不增加或大大降低隐形感染者的比例(见下图橙色部分):

新冠疫苗,目前的证据是:能够大大降低危重症、重症和中轻度患者的比例,这对于笼罩在“新冠恐怖”下一片悲凉氛围中的“地球村”,是一个惊人的成就。但疫苗能否降低新冠隐性感染者的比例,目前还是个大大的问号(见下图橙色部分)。

mRNA疫苗是针对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的“万能钥匙”刺突蛋白而设计的,病毒进入不了细胞,就没有繁衍的空间,血液循环中的病毒是要被疫苗激起的抗体所中和的,因此,在疫苗应用后,理论上不应该出现隐匿性感染者增多的情况,但大自然和生命是神奇的,我们在大自然面前是非常、及其渺小的,我们对生命的认知,是非常、非常有限和幼稚的。

经过鼻粘膜喷雾、口服途径途径的疫苗的开发,可能是降低隐形感染者比例的一个思路。


应对新冠病毒的变异

疫苗目前主要的原理是针对新冠病毒表面的小蘑菇刺突蛋白——这是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万能钥匙”(见下图)。

进入细胞内,病毒才能繁衍,疫苗阻断新冠病毒进入细胞内,因此也是大大压缩了新冠病毒的繁衍空间。在这个意义上,疫苗也是一个比较强的、驱使新冠病毒变异的驱动力。

作为一种RNA病毒,变异就是新冠病毒固有的逃避宿主清除的本事,因此,未来新冠病毒的变异会频率有进一步加快的趋势。

新冠病毒的高频变异,最终结果之一是原有疫苗作用消失。mRNA疫苗易于设计、编辑,无需用细胞系花较长时间进行培养,产能巨大,在对付病毒变异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这个层面,病毒犹如计算机病毒一样,在不停地变,mRNA疫苗犹如杀毒软件一样,在不停地升级以杀灭、清除计算机病毒,道理是一样的:mRNA疫苗有优势。


多余的话:来点正能量

在受免疫系统清除和“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性压力下,在疫苗广泛接种的压制和驱动下,新冠病毒通过不停的高频变异不断弱化自己的毒力,最终像腺病毒(还可以用来作为载体疫苗的载体)、鼻病毒(普通感冒的第一位原因)和某些不致严重疾病的冠状病毒(冠状病毒家族中的某些成员,仅引起普通感冒的第二位原因)一样,和人类日益相容、和谐相处。

——从目前新冠发展的趋势上看,这种可能性大。

上天通过我们的父母亲传递给我们大多数健全的免疫系统,新冠病毒通过高频变异毒力不断弱化,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在强力压制新冠疫情的同时又驱动新冠向毒力日益弱化的方向演进:

疫苗大规模接种背景下的新冠,不再是什么“洪水猛兽”。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科学的春天,这是“地球村”摆脱“新冠恐怖”回归正常社会生产、生活和工作、大踏步走向未来的春天,让我们展开双臂,热情地拥抱这个光辉灿烂的2021年春天吧!


周鹏 ,男,临床医学博士、哲学博士,留美博士后、研究员,京东方(BOE)健康事业服务群心血管疾病专家。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新冠疫苗,新冠病毒,安全性,变异,药物,临床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