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两组的CAC相当,28%(45/160)的失访率在一个随访仅有一年的血透受试者RCT也是相当高的,所以不能排除该阳性结果可能仅仅是一次“偶然”的结果。
摘要
受试者
160例血透患者
干预措施/对照
1. 羟基氧化蔗糖铁治疗 vs. 碳酸镧组
2. 将血清磷酸盐降低至3.5-4.5 mg/dL(严格组)vs. 5.0-6.0 mg/dL(标准组)
试验流程图
基线资料
最后的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 FAS)仅包括115例患者
结局评估
主要终点是12个月治疗期间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评分的变化百分比
碳酸镧组和羟基氧化蔗糖铁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血磷控制严格组的CAC评分百分比变化显著低于标准组(8.52 vs 21.8 P=0.006)
评价
我们之前介绍过的 SPIRiT 以及 IMPROVE-CKD 都涉及控制血磷是否会改变心血管钙化结局的终点。此次这个日本研究似乎给之前两个阴性结果的试验带来了一丝曙光,但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个“阳性”结果的研究呢?
首先,这仍是个样本量偏小的临床研究;其次,作者在文中提及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是115例受试者,而不是原先进入随机的160例。虽然作者做了下图的全分析组和未纳入组的敏感性分析,从统计学角度看,失访(未纳入最终分析)的患者与现有统计中的患者并无明显差异,但细心的小伙伴们就会发现,最关键的作为主要终点的CAC并未纳入表格,具体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即便两组的CAC相当,28%(45/160)的失访率在一个随访仅有一年的血透受试者RCT也是相当高的,所以不能排除该阳性结果可能仅仅是一次“偶然”的结果。
By 肾世风云·老Y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