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
作者 / 仲盈
总理答记者问:加大对卫生院的投入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也是生产力。而现在县乡基层的医疗机构和力量还比较薄弱,很多人有病往大城市大医院跑。今年我们要多措并举加大对县乡医院、卫生院的投入,对于扩大门诊费医保报销和常见病药品报销范围、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疗耗材价格等,都要采取一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的措施。
也就是说,要让群众看病多一点便利,治病少一点负担。这也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防止因病返贫致贫。
按照指示,今年中央在支持县乡医院方面的力度会更大,卫生院发展迎来新的转机。
近两个月来,多个开年文件和会议已经释放出了明显信号,乡镇卫生院将成为今年强基层的重点。
2021年的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大会,提到今年将着力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服务能力。
另外,调整完善机构布局,引导各地遴选已达到推荐标准的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医院,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为乡镇卫生院配备公卫医师,实施“老专家服务基层健康行动”。
这些计划都旨在提升乡镇医疗水平及公卫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的资金、人才资源等都将得到强力补充。
卫生院多年来一直被“死气沉沉”“混日子”“大锅饭”等词汇形容。如何让卫生院“动起来”,变成一池活水,是当下要解决的问题。
今年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其中一项指示如一声响雷,响彻基层医疗圈。
“按照服务人口1‰左右的比例,以县为单位每5年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量,允许编制在县域内统筹使用,用好用足空余编制。”
每5年动态调整一次卫生院人员编制,卫生院终于要活起来了。
在一些事业单位,总是充斥着一个怪象,在编的人不在岗,在岗的人不在编。编外人保障没多少,但干的活比谁都多。
现在让编制动起来后,有能力的人想进来不用再等人“出坑”,编制能够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灵活变动,在动态调整之中,腾出适应岗位需求的编制。
服务能力提升最终靠的还是人才。在国家强化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要求下,业务能力强的基层医生将受到更多重视,得到更多机会。
2021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王巍对乡镇卫生院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他说,各地政府应当落实“一类事业单位、二类绩效管理”,将绩效工资向卫生支农人员倾斜,规定大中专以上学历医学生到乡镇以下卫生事业单位工作的可提前转正定级,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
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引进本科层次医学专业人才时,可以协助其解决住房、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问题,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在这方面,江苏省启东市出台策略。启东提出乡镇卫生院引进的医学类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执业医师类),与集团签订3年以上工作协议的(不含规培时间),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奖励10万元,一次性支付。
另外,继续留在基层医院的每月享受1500元生活补贴;取得中级职称后,每月享受2000元生活补贴;取得高级职称后,每月享受3000元生活补贴。该待遇可享受至退休。
不仅在江苏,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着眼于用高薪资吸引医学人才进入基层、留在基层。对乡村在岗医师,业务能力强的或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直接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并在评定职称方面给予最大程度的政策倾斜。
这些中央和地方信号都在预示着,作为乡村医疗网的抓手,乡镇卫生院的转机来了!
本文版权归基层医师公社(ID:jicengyishi)所有,其他平台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