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早防早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2021
03/16

+
分享
评论
杏林帮官媒
A-
A+

美国癌症协会在报告中指出,近二十年美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主要归因于肠镜检查的增加。

文章转载自:肠路漫漫

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针对重点癌症开展早诊早治工作,体现出政府对于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视。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健康威胁不容小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估计,2020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193.16万,死亡病例93.52万,分别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和第二位。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自2000年起,结直肠癌发病率以每年3%的速率稳定下降,死亡率也较1970年下降了约53%。而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远高于发达国家,且近年来仍在缓慢上升,男性、城市和东部地区仍是结直肠癌防治的重点人群和地区。

美国癌症协会在报告中指出,近二十年美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主要归因于肠镜检查的增加。美国50岁以上的成年人肠镜检查率已经从2000年的21%猛升至2015年的60%。肠镜筛查大范围的使用,将一些癌前病变尽早切除,使得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肠镜检查在近几年才应用于防癌筛查中,而肠镜、胃镜等内镜检查在百姓中的接受度并不高。因此,还需要医生积极传播有理论依据的、高质量的防癌内容,同时患者珍爱自身健康,提高防癌意识。

1、哪些人容易患结直肠癌?


  • 有大肠癌家族史者,主张应至少在先发者发病年龄早10岁进行大肠镜检查。鉴于我国大肠癌发病年龄较欧美国家明显提前,故普查主张在40岁以上人群中积极推广;

  • 大肠息肉患者;

  • 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和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越长,癌变几率越大;

  • 家族遗传性息肉和息肉病患者;

  • 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


2、高危人群如何筛查?

(1)直肠指检是主要的检查方法,因为大肠癌中70%~75%发生在直肠和乙肠。在中75%可通过直肠指检发现肿块。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要检查一次,尤其出现便血、便频、大便中有黏液以及里急后重等排便习惯异常者,均应做直肠指检。直肠指检一般能了解距肛门8厘米范围内的病变。

(2)大便隐血试验简便易行,费用低廉,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检查一次,可作为大肠癌大规模普查的初筛方法。如阳性,则进一步做纤维结肠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还可检出、、大肠息肉等消化道疾患,特别是大肠腺瘤的癌变率可达10%~20%。

(3)有上述高危因素者,如有条件从40岁开始,建议每三年结肠镜检查一次。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常规进行肠镜检查。这种检查操作简单,能在直视下观察病灶,同时能采集活组织标本,还可通过电灼摘除腺瘤等癌前期病变。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结直肠癌,大肠息肉,直肠指检,健康,肠镜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