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肝硬化伴随脾大患者行脾脏切除术后如何尽快获得临床治愈以改善远期结局?

2021
03/12

+
分享
评论
雨露肝霖
A-
A+

获得临床治愈可以极大改善慢乙肝患者远期结局,极大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风险。

郑嵘炅 鲁晓擘 (指导老师)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获得临床治愈可以极大改善慢乙肝患者远期结局,极大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风险。对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来说,更应积极地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疾病进展风险,之前我们也有报道过此类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实现临床治愈,获得远期获益的病例(相关链接一,相关链接二,相关链接三)。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例乙肝肝硬化伴随脾大患者行脾脏切除术后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联合核苷类药物(NA)治疗获得临床治愈的病例。


 

 
病历简介 

 

姓名:吴XX

性别:

年龄:51岁

婚育史:已婚

病史:于1998年体检发现HBsAg(+),脾大,当时未行相关诊治。2000年诊断为乙肝肝硬化,2004年因脾大行脾脏切除术,2011年1月-2018年1月口服LdT抗病毒治疗。

既往史: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联合治疗开始时间:2018年2月

联合治疗前检查结果:

病毒学: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

血清学:HBsAg: 74.25 IU/mL; 

HBsAb: 0.16 mIU/mL;

HBeAg: 0.29 PEIU/mL; 

HBeAb: 0.94 PEIU/mL;

生化学:ALT: 38.27 U/L; AST: 29.8 U/L;

肝脏硬度值检测(Fibroscan):12.1 kPa;

腹部B超:肝脏弥漫性改变(符合肝硬化声像变化),慢性胆囊炎;


治疗方案

PEG IFNα-2b+ETV

治疗过程




12周,HBsAg转阴,ALT、AST升高

HBsAg: 0.01 IU/mL; HBsAb: 6.97 mIU/mL;

ALT: 114.2 U/L; AST: 86.5 U/L;




24周,HBsAb转阳,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

HBsAg: 0.01 IU/mL; HBsAb: 11 mIU/mL;




40周,维持HBsAg血清学转换,HBsAb升高至100 mIU/mL以上

HBsAg: 0.01 IU/mL; HBsAb: 180.61 mIU/mL;




48周,HBsAb水平高达290 mIU/mL,停用PEG IFNα,继续ETV单药治疗

HBsAg: 0.01 IU/mL; HBsAb: 291.63 mIU/mL;


随访至64周,HBsAb维持高水平,ALT、AST复常

HBsAg: 0.01 IU/mL; HBsAb: 266.79 mIU/mL;

ALT: 31.49 U/L; AST: 31.3 U/L;


指标变化

治疗过程中相关血清学指标变化

治疗过程中HBsAg和HBsAb的变化

 

治疗过程中HBsAg和ALT的变化

病例总结

该病例在长期NA经治后,采用与PEG IFNα联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经过12周便获得HBsAg清除,但仍然进行了48周的足疗程治疗,以提高HBsAb水平降低复发的同时更好的降低远期肝癌发生风险。治疗过程中,也出现了ALT急性升高的现象,且在停药后恢复正常,这与我们所了解的PEG IFNα治疗过程中ALT升高有利于良好结局的产生的结论一致。

综合评估患者的基线值、依从性及指标变化,可基本得出以下结论: HBsAg基线水平 < 1500 IU/mL、依从性尚佳、HBsAg滴度呈进行性下降者,有望实现慢乙肝临床治愈。

该患者为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且脾大行脾脏切除术,在治疗过程中更应积极、密切关注相关不良反应,并指导患者进行对症处理,以实现药物经济学上的效益最大化。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肝硬化,乙肝,脾脏,切除,临床,病例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