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锦 | “两会”报告里基层医疗智慧之光

2021
03/12

+
分享
评论
健康县域传媒
A-
A+


整理编辑:刘鲁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综合报道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县域基层医疗发展,李克强总理明确强调“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这也是首次将“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纳入政府年度工作报告。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医疗卫生健康领域有200多名代表委员。今年“两会”期间,《健康县域传媒》特推出【代表委员说基层】系列报道,我们通过文字和视频的形式,报道了代表委员基层医疗发展的建议。基层,是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两会胜利闭幕之际,我们再次对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从不同角度关注基层医疗发展带来的建议予以汇总。以期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大家更好地把握县域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互联网+医疗,合理医疗资源分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生分会副会长耿福能  
“互联网+医疗服务”需要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生全面参与


基于“有基层医生的参与,‘互联网+医疗服务’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生分会副会长耿福能建议,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制定基层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学科标准,支持发展基层医疗互联网平台,并加强卫生健康部门的信息和技术监管。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法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邢念增  
建议对线上诊疗过程进行全程录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邢念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互联网+医疗”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居民看病问诊的效率。一方面,线上挂号节省时间,又能保障公平;另一方面,线上问诊让人们足不出户解决常见病症,也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分配。并且,通过“互联网+医疗”模式,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邢念增建议,对线上诊疗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建档立卡,开展大数据分析,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院长张静  
发挥远程医疗云平台作用,让优质医疗资源覆盖乡镇卫生院


张静介绍说,我国乡镇卫生院为农村人口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服务总量大、半径大,但医疗服务能力却有限。目前全国有乡镇卫生院3.6万余所,存在着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以远程医疗为抓手,依托大数据发展,激发信息化高效便捷、资源共享、机制优化的新动能,推进省市县乡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全覆盖,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是解决我国医疗资源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的途径之一。


张静建议,在现有基础上开展市级区域远程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远程会诊室等建设,进一步推动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全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推动资源共享。同时,探索建立一整套远程医疗服务政策体系,探索市场化的服务模式和运营机制。


深化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明确村医保障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王宝山
发挥村卫生室的作用,打造乡村公共卫生“新哨点”  


“深化乡村卫生一体化建设,补齐公共卫生体系短板。”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省委主委王宝山表示,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再次凸显了乡村医生履行公共卫生职责不力、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高、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底”不牢等短板。应以政府为主导,做好“十三五”与“十四五”有序衔接,继续深化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和加大保障力度,兜牢医疗卫生、公共卫生网底。除了增加投入和推动信息化建设以外,在补齐乡村公共卫生短板方面,应该以强化村医服务能力为导向,促进村医的首诊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双提升,发挥村卫生室的作用,打造乡村公共卫生“新哨点”。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  
建议对乡村医生的定额补助、基药补助实行省级统一标准


一些代表委员在调研中发现,乡村医生面临收入待遇总体偏低、后继乏人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一些地区乡村医生队伍的稳定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左定超建议对乡村医生的定额补助、基药补助实行省级统一标准。同时,统一明确乡村医生社会保障政策,为乡村医生缴纳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医疗责任险,支持鼓励乡村医生自行提高缴纳养老保险的档次,有效解决乡村医生后顾之忧。


全国人大代表、涿州市刁四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周松勃  
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村民看病不愁


“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好政策接连不断,我要把这些好消息带回村里。”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刁窝镇刁四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周松勃代表说,“随着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不断完善,现在村里人看病不愁了,我回去后一定努力做好卫生室工作,当好村民的健康守护者。”


基层医生队伍建设,要待遇要发展更要好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原院长王建业  
当地政府应在县域留住人才加大力度,找准发力点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要提高到3.2人、注册护士数要提高到3.8人。”这是“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的医疗指标。关于地区医疗资源差异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原院长王建业谈到,西部等偏远地区、乡镇的医疗资源相对较差的原因,主要就是留不住人才。“留不住肯定是有问题,一定要找到原因。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做好政策的倾斜;相关的高校可以采取定向培养,为县域输送人才,也需要找对定位,为社会培养相应的医学人才,找好发力点。”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  
加强乡村卫生室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曹清尧说,虽然早在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就印发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0〕561号)等文件,各地方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在实际培养中存在一定的偏差,取得的效果也不明显。为此,曹清尧建议加强乡村卫生室全科医生队伍建设。


一是国家卫健委制定5年制本科和3年制专科乡村全科医生培养计划。此专项计划采取单独划线、单列志愿形式进行,其中3年制专科主要面向农村户籍人员定向招生。同时,将定向培养纳入医学类高等院校考核。


二是加大培养力度,强化聘用管理。提高乡村卫生室全科医生定向培养在校期间的补助,采取全免费+生活费等补助标准。定向生毕业后带编到户籍所在地乡镇卫生院,跟班学习半年后分配到村(社区),至少满3年(或5年)以后方可离开。要切实杜绝乡镇卫生院截留乡村卫生室全科医生使用现象发生。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 朱同玉  
分级诊疗深化医改,为基层留住医生

分级诊疗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为解决基层留不住人的问题。要让好医生能够真正下沉到基层,国际上有很多范例,比如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的医疗水准和收入与大医院并无差别,患者也很信任这些医生。相比而言,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整体基础比较薄弱,医疗技术还不足以让老百姓真正信服,基层医生不论收入还是发展前景都无法与大医院相比。


在这个过程中,医保应更多尝试政策的调整。比如,患者在基层首诊后,再转诊到大医院,医保报销比例应高一些。同时,充分考虑大医院的生存和收入问题,在医保杠杆调节过程中,通过科研转化等形式对大医院进行补偿,使其平稳过渡。需要认识到,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分级诊疗的建设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引导过程。


责任编辑:梅志
审核:汪言安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卫生室,基层,医疗,医生,乡村,政策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