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世界肾脏病日话肾

2021-03-11   基层医改思考者徐毓才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肾在液为唾,在志为恐。



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为世界肾脏病日。

来历 

鉴于当前全球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而公众对该病的防治知识普遍缺乏,经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世界肾脏病日就是今天

设立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病以及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认识,并重视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的检测和预防方面全球的迫切需求

中医的肾跟西医的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西医的肾叫做肾脏,就是一种蚕豆型的器官,这个器官主要是生成尿液,代谢身体中的废物、毒素,同时重新吸收,保留水分、葡萄糖、蛋白、Na+K+,调节水液平衡及酸碱的平衡。同时肾脏有内分泌功能,能生成肾素、前列腺素、激肽等物质,肾脏的功能保持了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使新陈代谢正常的进行。

中医的肾,范围比西医的肾更广泛,没有具体的指向,没有具体的脏器,是将人体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主纳气等功能归于肾。
肾藏精, 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即,肾有摄纳、贮存精气的作用。肾所藏之精气,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及具备生殖能力的功能,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壮、老、已。
肾主水, 是指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以维持平衡的作用。肾主水液的作用,主要依靠肾中精气气化蒸腾完成。一方面,肾的阳气把经胃受纳、脾运化、肺宣降的水液蒸腾气化以分清浊,清者濡养机体,浊者排出体外;另一方面,肾司尿之开合,主持尿液的排泄。
肾主纳气, 指肾有摄纳肺气,促进吸清呼浊、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肾主骨生髓 ,是指肾中精气具有促进骨骼发育和滋生骨髓的作用。肾精充足,骨骼得健,则人体骨骼发育正常,骨坚有力;反之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则影响骨骼发育。
中医认为, 齿为骨之余 ,牙齿是骨质的延伸,肾精充足,则骨充齿健;反之则牙齿浮动、脱齿等。
发为血之余 肾藏精,肝藏血,精生血,血化精,精血互化,称为肝肾同源,乙癸同源。而毛发的营养滋润,靠精血的滋养,发的生长脱落、润泽枯槁反应肾中精气的充盈与否,故说其华在发
脑为髓海,为元神之府 ,肾生髓,肾中精气充足,则髓海充盈,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反之,若肾中精气不足,则髓海空虚,出现倦怠神疲、思维迟钝等症。
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耳是听觉器官。听觉的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盈亏有着密切的关系。肾中精气充盈,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反之,肾中精气虚衰,髓海失养,可见听力减退、耳鸣、耳聋等。
二阴指前阴和后阴,二者负责排尿、生殖和排便功能。尿的排泄在膀胱,但须依赖肾阳的气化才能完成,肾气充足,膀胱开合有度,贮尿排尿功能才正常。
粪的排泄虽赖于大肠的传化糟粕,但也与肾的气化相关。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本,肾阴不足,津液亏乏,可致大便秘结,称为水乏舟停,治疗当以增水行舟;肾阳不足,脾失温煦,运化无力,可致阳虚泄泻或阳虚便秘;肾气不固,失于封藏,可见久泄滑脱等。
肾在液为唾,在志为恐。 中医认为唾为肾之液,唾为肾精所化,常唾久唾易耗伤肾中精气,故有保唾养精之说,亦有吞咽唾液以养肾的养生之法。
恐则气下,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见遗精、早泄等。
慢性肾脏病,肾脏,精气,听觉,骨骼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