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点击查看
最近,笔者在健身馆遇到了一位小伙子,长得很帅,他姓许,小许已参加健身锻炼多年,小伙子平时的运动量比较大,也经常需要吃肉来加强营养。经多年专业指导,他的肌肉非常发达。可是,就在早前的一次单位入职体检,发现自己的某项化验检查“并不太好”,出现了向上的“箭头”,显示血肌酐略有超标。小许听说笔者是肾科医生,于是把他保存在手机上的化验结果让我看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让小许不安的是,之前他通过在网上查了之后,小许一直非常担心。网上提到更多的是“血肌酐高了,就是肾脏出了问题”、“血肌酐超标,就可诊断为肾衰竭”、“血肌酐超过正常,以后可能会发展成尿毒症”等等。 在具体谈论小许的情况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肌酐到底是什么?肌酐,主要是肌酐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由肾小球滤过后排出体外。一个人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则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通常情况下,多以血肌酐的检测数值来代表一个人的肾功能状态。如上已经提到,肌酐是通过肌肉代谢产生的,但是,饮食也会摄入到肌酐,同样也会增加肾脏对肌酐的排泄。一般来说,一个人体形适中,肌肉并非特别发达,也不属于特别消瘦者,同时,也是正常吃喝,饮食并没有大鱼大肉及大吃大喝,则检测血肌酐后发现其升高时,多需考虑“肾脏出问题”了,需要作进一步检查。 那么,问题就来了,若抽血检查血肌酐高了,就一定是肾脏有问题吗?对于经常做高强度运动、肌肉又特别发达、平时也喜欢经常吃肉的小许来说,正好是如上对肌酐描述中有关的“肌酐含量较高”、“运动量较大”及“吃肉较多”的情况。根据肌酐在人体内代谢过程来看,小许此时检测出现的血肌酐水平,并不能反映其肾功能的真实情况。虽然,这个时候还不能立即作出“小许肾脏有问题或没有问题”的准确判断,但是小许的这一特殊情况必须考虑。 为了明确小许的“病”情(暂时对病字加个引号),笔者让小许到肾内科作进一步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血压、血常规、尿常规、尿沉渣分析、尿蛋白分析、肾小球滤过率、血糖、血脂、血尿酸、免疫球蛋白、乙肝相关指标及双肾彩超等,均未发现异常。其中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均为正常,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118ml/min(完全正常),双肾彩超也无异常。 全面分析小许如上各种检查结果后,得出的结论是:小许的肾脏没有问题,更不是什么肾衰竭,可以说,小许的身体是健康的。因此,血肌酐超标,不一定就是肾脏有问题,还需要综合考虑,尤其是那些肌肉特别发达的健美男士。 然而,作为肾病专科医生,健身者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好肾脏,笔者还是给小许说了如下三点建议。 有一种严重肾衰竭,就与突然进行高强度锻炼有关,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引起的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显著表现为,出现茶色或红葡萄酒色尿,可见肌肉疼痛、压痛、肿胀及无力等肌肉受累情况,严重者可出现少尿或无尿。因此,健身锻炼者应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量为而行与循序渐进,切不可突然进行高强度锻炼。 健身锻炼者特别容易出汗,而且出汗量非常之多,再加上从呼吸上丢失的水分,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导致身体缺水,从而引起肾脏处于缺水与缺血状态。如果是严重缺水或长时间缺水,则必将影响肾脏功能。轻则出现低血压头昏,重则引起急性肾损伤。因此,就需要参加健身锻炼人群注意补充水分,以防肾脏缺水。 在健身的同时,小许特别喜欢额外补充蛋白粉或每日有意增加肉类食物来补充蛋白质类营养物质。其实,这样做法也是不可取的。运动量增大时,确实需要适当增加营养物质的补充,但是,千万不可超量补充,尤其不能超量补充以蛋白质为主的营养物质,如蛋白粉或大量肉类,而应适量补充全面的营养物质。这是因为,过多摄入蛋白质类营养物质会加重肾脏负担,也会影响肾功能,长时间有可能导致肾衰竭。这也需要引起健身者注意。 总结一下:小许是一位酷爱运动的帅小伙,体检血肌酐高了,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其肾脏并没有问题,更不是什么肾衰。尽管如此,笔者还是给了小许如上三点建议,目的是在健身的同时不会伤到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