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损伤的信号,你注意到了吗?
2021-03-11
检验之声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在复杂的尿液有形成分中,有一类有形成分的出现与肾脏疾病,尤其是肾实质病变密切相关,可以视为肾脏向机体发出的一种异常信号,需要高度重视。
管型尤其是病理性管型对确认肾脏实质性损害、急性或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小管坏死、肾盂肾炎等具有重要价值。
借助于自动化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拍摄的尿液样本形态学图像,可以直观的观察和分类病理管型亚型,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颗粒管型是由肾实质病变崩解的细胞碎片、血浆蛋白和其他有形物凝聚于 T-H 蛋白上形成的,颗粒总量超过管型的 1/3。
颗粒管型的出现可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硬化症、肾病综合征、药物中毒等患者。细颗粒管型一般表示症状较轻,粗颗粒管形出现则提示病情加重。
颗粒管型
细胞管型指管型中细胞成分超过 1/3 体积,按细胞类别可分为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及上皮细胞管型。根据细胞来源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疾病提示作用。
以红细胞管型为例,红细胞管型的出现提示肾单位有出血性改变,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出血、肾充血、急性肾小管坏死等疾病。
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
蜡样管型高度折光,质地较厚,边缘常见裂隙。长期少尿和无尿可导致管型滞留于肾小管内,酸化和匀质化后转变为蜡样管型。
因此,蜡样管型是预后不良的征象,提示病情严重,肾小管有严重坏死或肾单位慢性损害。多见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淀粉样变、肾移植慢性排异反应等。
蜡样管型
文章来源:贝克曼库尔特临床诊断,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公众号下方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并进行删除。
编辑:青翠欲滴
审校:晨晨
肾病综合征,红细胞,肾脏,尿液,病理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