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了盆洗脚水,老人差点瘫痪!这个病一定要“快”
别心急,慢慢地走!
近日,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90岁的应奶奶(化名)在护工的搀护下走着,步履越来越稳健。几天前,她突发急性卒中(中风),医生立即为这位超高龄急性卒中患者手术,终使其化险为夷。
那天晚上9点多,应奶奶睡前倒洗脚水时突感无力,摔在地上。家属扶老人发现其左侧肢体无力,站不起来,意识到情况危急,忙拨打120急救。大约10点半,老人被送至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
图片来自网络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蔡晓峰快速评估,考虑患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非常危重,如不及时开通堵塞的脑血管,会导致大面积的脑梗死,严重致残或危及生命。经与家属快速沟通后,立即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同时启动脑卒中机械取栓团队。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史宗杰与潘婕再次评估患者的病情后,认为应奶奶需要进行急诊取栓手术。考虑到患者90岁高龄,病情危重,手术实施和麻醉选择都具有很大的挑战,因此为应奶奶制定最佳的手术方案。在麻醉医师、导管室技师、护士和神经内科介入团队的通力合作下,取栓操作1次就顺利把堵塞脑血管的血栓完全取出。
术后,应奶奶瘫痪的肢体明显恢复,目前她还在神经内科病房康复治疗,生活基本自理,饭后喜欢在病房逛上几圈。
“这位患者是今天凌晨1点多送来的,刚刚手术结束。”今日一早,史宗杰在朋友圈发了基本情况:近70岁的男子酒量不错,前一晚畅饮后,一时兴起,又邀亲朋好友打牌。晚上近10点,该男子想站起来活动活动身子,突然觉得一侧身子麻木,不听使唤似的。家人发现后,忙将他送到当地医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鉴于病情严重复杂,医生建议尽快送杭州大医院。120急救车将患者转至浙江省人民医院,史宗杰等医生立即进行抢救。
“随着技术的进步,年龄不是障碍,90岁以上超高龄急性卒中患者已成功救治多例,年龄最大为93岁。”神经内科主任耿昱表示,而及时将病人送到医院则很重要。
回顾应奶奶整个救治时间链,从发病到医院大约1小时,患者到院至静脉溶栓时间只用了26分钟,患者到院至动脉穿刺开始手术时间只用了90分钟,之后到血管再通时间用了29分钟,虽然患者年高90,病情严重,但治疗效果不错。
耿昱介绍,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80岁及以上的超高龄人群比例逐渐上升。这类超高龄群体往往共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酒精摄入、饮食、超重或肥胖、体力活动不足等脑卒中危险因素,成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在实施急诊卒中救治时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共患病和整体情况。90岁的应奶奶就存在高血压、肥胖、心脏病(心房颤动)等危险因素,本次脑梗死的病因考虑是心房颤动形成血栓脱落导致脑动脉堵塞。
耿昱再次提醒群众
尤其是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老年人
一
按时服药,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
二
保持情绪稳定,尤其是共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患者。
三
留意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
四
宜吃清淡、细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不宜高糖、高脂、高盐食物,戒烟戒酒。
五
如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楚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头晕、眩晕等,怀疑脑卒中时家人和朋友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将患者就近送往有溶栓和机械取栓条件的医院及时救治。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