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设定

2021
03/11

+
分享
评论
漠之
A-
A+

理解目标,才能落实目标。根据各家医院的特殊,制定自己的落实计划吧。

非常高兴的看到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以下简称目标),目标管理与质量管理的高度融合得到了体现。很多质控人疲于忙碌,看不到自己的成绩,因为衡量指标不明确、不统一,现在是不是感觉越来越有方向?今天漠之来谈谈自己对于目标设定的理解。

01目标来自何处? 在已经发布的《目标解读》中对于目标来源给出的解释是,年度目标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国家发布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第二,国家发布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第三,国家发布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或行业诊疗指南等相关政策要求。

提出的依据是:是在基于对我国医疗质量安全情况客观量化分析,充分考虑科学性、时效性、可操作性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医疗质量安全领域突出或者共性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提出的。

涉及的领域包括:主要涵盖心脑血管和肿瘤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病案质量和医院获得性事件等医疗管理领域以及静脉输液率等问题比较突出的诊疗行为领域等3个方面。基于漠之之前整理的质控指标,漠之找出了其中一部分指标的明确来源,如图所示,供各位参考。

27081615453087121

不难看出,十大目标的提出,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大的医疗质量控制必定是基于各项专业的质控,质控指标源于各专科质控指标,但此项工作又高于专业质控。因为《目标解读中》明确要求“各级各专业质控组织要将年度目标改进工作作为核心质控工作任务,为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

02亮点是什么?

亮点一,数量精简,有助于重点管理。很多质控人的困惑是医院管理指标太多,往往难以抓到重点。这次明确的十个指标,可以很清晰的帮助各大医院做好本年度的重点工作,按照精要主义的原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往往能做到最好。很多质控人也问过漠之,质控指标怎么做。漠之给的建议也是一个一个做,做好一个再做另一个,比泛泛的做要效果好的多。

亮点二,倾向性强,利于操作。这次目标提出,与以往质控指标最大的不同,是我们看出有明确的指向性要求,即为“七提高、三降低”。在以往质控指标提出时,往往只有指标,而无明确要求, 这也使得大家在工作中对于目标管理不太清晰,只是做了数据的统计,而无法评判指标的优劣。当目标管理有了趋向性,工作也就有了动力。提高与降低的基础是各家医院当前的情况,提高多少,降低多少,又需要通过科学的测算与充分的讨论。

03目标说明如何理解?

 在《目标》与《目标说明》同时公布,目标说明中对于每个指标的都有“目标简述”与“核心策略”两部分。一共11页,告诉大家如何做。漠之给各位精简一下就是八个字“团队、标准、执行、质控”,扩展一下就是“组建团队、明确标准、严格执行、全程质控(质量工具、培训考核、落实绩效)”。这十个指标,综合医院会全部涉及,专科医院应该只是涉及其中的一部分,无论涉及多少指标,落实指标都要按照《目标说明》中的来执行。也不难看出,医务部对于此项工作有很大的作用,贯穿整个过程,建议按照岗位分工来落实指标,一个人一个指标能管理很好,就不要一个人管理十个指标,以确保指标完成的质量。

04目标会不会变?

目标会变化。从目标的来源就能看出,国家确定目标“是在基于对我国医疗质量安全情况客观量化分析,充分考虑科学性、时效性、可操作性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医疗质量安全领域突出或者共性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提出的”。随着医疗工作的发展,这些都是动态变化的,目标也会随之调整。《目标解读》中也有答案,即“将根据2021年度目标改进工作实际和我国医疗质量安全年度监测情况,结合改革与发展工作重点,按年度发布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国家会“按年度”发布,各家医疗机构的指标也应随之调整。如果今年的目标完成良好,次年可以作为降级为常规监测指标,而将新指标作为重点关注指标;如果完成不好,可以再次纳入医院的重点医疗质量管理目标持续改进。

05如何落实目标?

第一,多部门协作。每一个目标的实现,不是一个专业,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多部门联合。《目标解读》中明确指出“实现需要行政部门、行业组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共同推进。”《目标说明》中每一个指标的实现也都需要组建团队。所以切记,不是医务部、质控办或者护理部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院共同完成。医院要围绕年度目标逐项建立专门工作小组或技术团队,明确责任分工,多部门、多学科有效协同,最终完成共同目标。

第二,贯彻与宣教。要做成一件事,先要有统一的认识。目标有了,也要大家都知晓目标,共同向着目标去努力。所以,目标一旦确定,一定要“广而告之”。医院及各部门都要将年度目标作为重要抓手融入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按照各目标核心策略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的管理组织架构、相关制度、工作机制和实施路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交流和宣贯,引导各科室、各级各类人员围绕年度目标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在院内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医务人员将医疗质量安全理念和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融入日常工作,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和工作体系,做好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工作。

第三,创新与激励。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创新。质控指标管理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年,可能会有些疲于应付。新出台的十大目标,是否可以尝试新的方法?是否能够做出新的突破?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因为是多部门协作,那就需要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破除原有管理模式的部门、学科壁垒和工作障碍。创新的动力来自何处?激励,是一种不错方法。有了目标,更要有为目标而努力的动力。要注重建立目标改进工作的调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让大家能感受目标所带来的不同,也会激起更多人的参与与支持。

第四,总结与提升。在落实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也有各种成功的经验。总结、复盘,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医疗质量是持续改进的过程,目标管理也是为了持续改进。所以,不要当做“一锤子买卖”,而是要知道,现在所做的一切也是在为将来的提升打基础。要善于发掘先进典型,提炼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通过组织培训、经验交流等形式进行推广。不仅要自己做好目标落实,同时要善于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学术会、培训班、质控工作会等形式,围绕目标积极开展研究和交流,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为培育全员关注,践行医疗质量安全的行业理念与文化而努力。

以上,是漠之的个人见解,如有不妥,欢迎留言讨论,同时对于未找到出处的目标值,也欢迎各位积极提供,为更多的质控人提供帮助。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医疗,质量,目标,改进,安全,质控,指标,管理,医院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